“四个平台”提升媒体公益普法实效

  本报讯(李静 记者 李文斌)为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影响力,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我市坚持搭建“四个平台”,切实加强媒体公益普法宣传,努力提升媒体公益普法实效。

  坚持搭建责任明晰的制度平台。先后出台了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法宣办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媒体公益普法宣传的意见》和《<意见>任务分解方案》,探索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推动媒体公益普法由“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明确了相关单位和媒体公益普法职责任务,就市广播电台、皖西日报社、六安人民政府网、六安新闻网等18家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单位公益普法任务作出具体安排。市法宣办定期督导检查,并将媒体公益普法开展情况纳入对媒体主管主办单位,行业监管部门的考核中,保障公益普法工作顺利展开。

  坚持搭建声像俱全的媒体平台。六安广播电视台、皖西日报、六安政府网、六安新闻网等市级主流媒体和各县区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地方主流媒体,均开设了专题法治栏目,实现图像、声音、文字立体覆盖。在《皖西日报》开设《六安法治》专栏,每周1期,报道我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成效和新动态。六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设了以案说法类电视节目《法治六安》,每2周1期,采取情景回放的方式用真实案例解读法律知识。

  坚持打造互联贯通的网络平台。立足“互联网+”新思维,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公益普法空间,改版六安普法网,积极推广六安普法官方微信、微博,六安法制宣传微信粉丝已达2300余人,六安普法新浪微博粉丝1600余人,实现市和各县区普法网站、微信、微博信息互发互转。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市“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内容,在六安普法网开设了“媒体公益普法在行动”专栏,宣传市级各媒体公益普法动态和成效。目前,全市已有8家新闻媒体、网站和论坛均在显著位置开设法治专栏,刊播普法公益广告。

  坚持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成立六安市媒体公益普法律师服务团,由15名优秀律师组成。每天安排服务团律师成员值班,由值班律师及时解答媒体公益普法中人民群众和公益媒体遇到的法律问题。7月份,举办了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暨政治业务培训班,各县区司法局分管领导、律管股长和全体执业律师500余人参加培训,有效增强了我市律师服务媒体公益普法的能力和水平。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打造特色 创优服务——月亮岛社区创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侧记⊙“四个平台”提升媒体公益普法实效⊙图片新闻⊙我市完成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幸福生活美家园⊙分路口派出所破获诈骗系列案⊙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