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怀念

  梨雪

  今年春天第五度去上海,旧地重游,原不期待什么新鲜事;没有想到居然替高龄九十二岁的母亲解开了一则陈年之谜,实属此行最大的惊喜。

  母亲曾提起童年在上海嗜吃的一种叫做“刺毛团子”的早点,状如珍珠丸子,但在糯米粒和肉馅之间多了层糯米团。母亲回忆幼时奉母命去店里买刚蒸好的刺毛团子,一个个白白胖胖、表层包裹的糯米粒粒晶莹剔透,卖相已很诱人,入口则有一包汤汁,肉馅滋腴,让母亲吃得快乐而满足。

  母亲原本住在上海北站附近,一九三七年日本占领上海淞沪区,为了逃避日本人只好放弃旧居,投奔住在英租界的大姊。八年后抗战胜利,不幸老家已毁于战火,巷口卖刺毛团子的茶馆亦成灰烬。她最后一次吃刺毛团子是十二岁,尔后八十年,无论在哪里,母亲都没有在上海餐馆再吃过刺毛团子,成为心中永远的怀念和遗憾。

  今年我停留上海期间,住在体育场附近的旅馆,以地铁四号线代步。某日在地铁进口处,我看见一家专门卖上海传统点心的店“青浦乔家栅”,便踱过去瞧瞧他们卖些什么,一眼瞥见玻璃柜上的红纸写着“粢毛团子”,瞬间领悟到那就是母亲口中的“刺毛团子”。上海人称呼早餐吃的糯米饭团为“粢饭”,上海话的“粢”和“刺”发音相同。

  于是我请店员拿一个粢毛团子让我瞧瞧,果然,它圆胖如奇异果大小,上面沾满白色的糯米粒。店员撕开塑料盒,以微波炉加热,我咬下去,里面是一团肉馅,虽然逊于刚从蒸笼取出的软糯鲜腴滋味,的确是母亲描述的刺毛团子。

  后来在南浦大桥的陆家浜巷道里,我再度见到一家上海小吃店,也标示出售粢毛团子,可见它并未从上海绝迹。我很高兴替母亲解决了多年谜题,可惜内馅是肉,无法带回让母亲重温童年美味。

  母亲擅长烹调,她做的珍珠丸子漂亮且好吃,可她自言百思不解,中间多了层糯米团的粢毛团子怎么做的?烹饪技术甚差的我,却觉得粢毛团子不难炮制。

  沪语“团子”是指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状,内放甜、咸馅料的汤圆,例如芝麻团子、荠肉团子等。将搅拌好的鲜肉包进揉好的汤圆皮内,揉成团子状,再放入泡过水滤干的糯米粒中不断翻滚,让它均匀沾满糯米粒,然后以蒸笼蒸到米软肉熟,就可以坐在家中品味这道上海传统点心了。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加强高温天气医疗服务我市严格首诊负责制⊙四种“夏季病”小心预防⊙图片新闻⊙“魅力中国城”投票 卫计系统在行动 ⊙市卫计委 获评目标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舒城分类救治农村贫困患者⊙不再让婆婆为难⊙父亲回来了 ⊙不老的自行车⊙母亲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