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朝
老徐给我打电话,说他新淘了件宝贝,是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老徐对釉里红情有独钟,他家里收藏的有宣德釉里红,康熙、乾隆时期釉里红,还有青花釉里红等多种瓷器,个个形态优美,做工精细,每每赏玩,每每流连忘返。拥有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器,一直是老徐的心愿。老徐经常说,什么时候能淘得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就好了。老徐愿望虽然强烈,但并不刻意去寻找,老徐这人信佛,他一直信奉缘分学说,他说等缘分到了,他就心想事成了。也许是冥冥中注定,老徐真的在出差时偶然遇见了他日思夜想的宝贝。
老徐小心地将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放到茶几上,神情不无得意,满足而幸福。那神情,就像一个父亲看自己心爱的孩子。不得不说,这个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的确美得令人炫目。此碗口径43厘米;高15.5厘米,敞口、深弧腹,圆足,胎体坚实厚重,釉色润泽,底足露胎,胎质略松呈土黄色。碗底釉不规则部分露火石红胎。整个造型古朴端庄,气势恢宏,淳厚坚实。内壁绘缠枝扁菊花瓣留白边,花芯呈网格状,碗心绘一缠枝牡丹,以回字纹相隔。外壁绘缠枝牡丹纹,釉里红红中略闪灰,偶有褐斑痕。整个绘画流畅自然,手法古道。釉里红呈暗红色,部分呈灰红色,是元末明初洪武时期的典型器,釉里红瓷中的精品。
老徐说,这件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属明洪武瓷器的典范之作,无论是纹饰布局,还是纹饰题材都具有元代遗风,但线条比元代更加精细。釉里红呈色较暗淡,色泽趋灰,有局部红色晕散现象;器物釉面肥厚滋润,釉色清白,胎体淘炼略欠精细,胎质呈浅灰白色,露胎处可见火石红斑。底足改变了元代斜削的特点,底足为平削,器底微微下塌。此器的纹饰,以缠枝花卉为主,辅助纹饰以回纹做边饰,呈现出洪武瓷的三个画风。画法既呈现了缠枝纹之柔美,亦突出了白色花尖与殷红的花瓣之间的对比。明代洪武釉里红在世间流传很少,出土也不多见,而此碗流传至今仍完好无损,足见其弥足珍贵。
听老徐侃侃而谈,我不禁被老徐对藏品独到的见解与精深的研究而折服。老徐一生爱藏,但并不被收藏所累,得之泰然,失之淡然。玩收藏,图的就是修心养性,如果太在意得失,必定被其所累,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