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生辉天地宽

  黄海波 本报记者 宋金婷

五版农工正在采摘辣椒 (2).jpg

五版万亩荷花基地.jpg

五版有限公司农技专家正在查看红薯长势1.JPG

五版员工正在采摘辣椒 (1).jpg

  霍邱县位于淮河沿岸,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连续11年荣获全国粮食发展先进县的光荣称号。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以小麦、水稻等为主的传统种植业,因为投入大、效益低、结构单一等原因,难以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近年来,霍邱县围绕“农业强县”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因市场制宜,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新路子,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也助推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因地制宜选特色

  七月中旬,彭塔乡赵圩村安徽宝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大片的构树长势旺盛。公司总经理王敬利介绍,彭塔乡是典型的丘岗地区,又处于淠史杭灌溉工程末端,生产用水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为什么不能换个种植模式呢?2016年,通过多方考察,返乡创业的王敬利选择了构树种植。构树是多年速生木本植物,是节水作物,可以作为猪、牛、羊、鹅、鱼的主要饲料,每亩年产全株鲜料量6-10吨,干物质1.2-2.2吨,按照现行价格每吨400元计算,达产后每亩产值达到3200元以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3倍以上。构树可以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提高饲料的品质,还可以大大降低饲料的成本。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项目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目前,王敬利在彭塔乡的构树育苗300多亩,种植已经达到1200多亩,预计3年后将达到5万亩。同时,借助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王敬利准备与上海联合在霍邱建大型养殖场,实现年养殖出栏300万头牲畜产品,努力创建“林、料、畜、气、肥”等多位一体,林产业、种植业、加工业、生物能源和有机肥料、畜牧等产业链互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为加快霍邱县特色农业建设步伐,该县因地制宜,制定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东部丘岗地区发展以林果为主的节水型农业,在北部淮河冲积平原及两湖洼地发展养殖业,在矿区及县城周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如今,休闲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东部节水型农业已经见成效,以三流乡小龙虾、潘集蔬菜为代表的现代种植养殖业也成果喜人。

  依据市场定产业

  冯瓴乡龚岗村是典型的丘岗地貌,岗顶之上,烈日下旱稻叶子因缺水早已打蔫,玉米的叶子也开始萎缩,但旁边大片的红薯却长势良好。这里的红薯种植是中信保和安徽国贸集团在冯瓴乡2个重点贫困村实施的650亩产业扶贫项目,这种名叫“胜利百号”的红薯含糖量适中,无论是油炸还是清蒸,口感都非常好,深受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喜爱。红薯能够轮作五年而不影响地力,平均亩产高达4500斤,按照当前工厂平均收购价格计算,亩年产值3000元以上。冯瓴乡副乡长朱道兵告诉记者,“我们选择的这个品种是外向型的,产品全部销往海外且价格合适,因此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无独有偶,三流乡依据其地理优势,选择了特色农业小龙虾养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该乡位于城东湖西岸,沣东干渠末梢,淡水资源丰富。过去,由于地势低洼,易涝易灾,村民们仅靠每年种植一季水稻作为收入。近年来,该乡探索出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发展近4万亩,每天上市龙虾2万公斤以上,高峰时每天外运数十车,吸引了上海、无锡、盱眙等外地客户常住三流收购龙虾。由于小龙虾对水质要求很高,在种植水稻时不能打农药、不能焚烧秸秆,因此,稻虾养殖增加了龙虾产量,也提高了稻米品质,促进了当地生态的良性循环。

  “以前,我们将粮食安全狭隘地理解为传统的麦稻主粮安全,其实瓜果梨桃、水产品等等凡是能够食用的,都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粮食。因此,发展特色经济,丰富了粮食内涵,满足了市场需求,符合国家种足、种优政策,提高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该县农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特色农业促脱贫

  霍邱县是人口大县,也是贫困大县,贫困人口数占全省第三位,扶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发展特色农业正在成为该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城西湖乡万亩莲藕种植扶贫生产基地务工的望淮村贫困户王国素,早些年其儿子因病离世,媳妇改嫁,他与年高体弱的老伴带着孙子,长年累月奔波耕种,但广种薄收,入不敷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2016年,城西湖乡莲藕种植扶贫基地建成后,王国素除把承包的3亩多耕地,按每亩年950元的价格转包给公司,得到2900多元租金,他还到公司做常年工,每天可得110元的收入,脱贫也就有了希望。贫困户蒋庆堂妻子精神病,不能干重活,生活贫困。去年蒋庆堂把承包地转包给徽莲公司,自己按每日110元的收入在公司长年做工,年收入25000多元,这让他今年就可以完全甩掉贫困的帽子。同样在三流乡,特色农业也促进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据统计,该乡有10%贫困户借助小龙虾养殖,户均增收万元以上;2016年脱贫286户,其中有178户通过养殖龙虾脱贫,占全部脱贫户的62.2%。

  特色农业,让脱贫攻坚有了产业支撑,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了盼头。如今,霍邱县首届桃花节已经成功举办,首届荷花节即将开幕,三流龙虾节也将在明年清明前后举办。特色农业正在成为霍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深化“放管服” 解决办税“堵痛难”⊙“特色”生辉天地宽⊙三湾村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