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事“轻清”办 山村吹起“减负”风——舒城县五显镇移风易俗纪实

  陈胜 祝远升

  “女方不要彩礼钱了,心里的石头落地啦!”舒城县五显镇的小李最近心里一下敞亮了。小李说,女友家也是五显人,他俩相恋多年,为了婚事,小李父母还为他们在县城买了商品房,可按当地风俗,男方还要为结婚准备20万元彩礼钱。正当小李全家为此愁眉苦脸时,县里下发文件,要求破除巨额彩礼陋习,在镇上工作人员的动员下,女友家也松口答应不要彩礼钱了。

  “天价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一系列陋习让广大群众苦不堪言。老百姓常说,人情大似债,头顶锅要卖。虽然占用了农村的生产资金,增加了群众额外负担,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但也要咬牙坚持。为此,今年年初,舒城县出台了《推动移风易俗、建立文明乡风的实施细则》,引导农村群众破陈规、树新风。

  为把移风易俗的新风真正落实下去,五显镇把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协调推进,要求各村建立“一会”(红白理事会),形成“一约”(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规范办事”,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

  制度出台了,文件下发了,怎么落实?五显镇鼓励全镇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走在前、作表率。该镇党委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敢于抵制不良风气,从不必要的人情往来和应酬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服务群众,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

  在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小山村吹起了移风易俗新风:梅山村党支部经常开展以“说家规、话家训”为主题的活动,请老党员们聊家风、讲故事,通过“晒家规家训”传承好家风,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景山村组织民间艺人,将移风易俗内容编成各种文艺节目,组建文艺宣传队、曲艺演出队,下乡演出,让群众在喜闻乐见中受到启迪,接受教育。韦洼村把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写进村规民约,要求大家对照检视,自觉遵守,内化于心灵,见诸于行动。五显村从宣传教育入手,通过发放倡议书、建立宣传栏、绘制文化墙等形式,深入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家喻户晓,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人人皆知。下河村建立移风易俗工作微信群,以村干部、党员、红白理事会成员、群众代表等20多人为核心,发送移风易俗文字、图片、微视频,吸引村民参与互动、激发共鸣交流。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小小山村各种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为此,该镇进一步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让“身边好人”示范引领,不断完善推荐典型的好机制、培养典型的好传统、关心典型的好方法。

  为加大对典型的表彰力度,近期,五显镇选出了一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道德模范,对评选出的好人给予奖励和礼遇;通过遍布各村的“道德讲堂”,讲授他们自己的故事,带动更多的群众向他们看齐。

  该镇党委书记储召兵深有感触地说,“家风与党风、政风、民风紧密相连,家风好才能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有了好家风,好风尚,移风易俗就能事半功倍。”

  一系列实招使小小山村焕发勃勃生机,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实现“华丽变身”。从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到现在的比文化、比家风,文明习俗观念开始被大家接受。许多村民把竹器、缸盆、瓦片利用起来,将自家庭院变成了小花园,不仅身体力行文明乡约,成为乡村文明的表达者,还互相监督提醒,成为乡村文明的推动者。

  良好的乡风民风,改善的不仅仅是农村的日常卫生,还启发了农民对美、对善、对发展的追求。该镇很多村庄放大文明效应,与独具优势的生态和人文资源相融合,走出了一条文明与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领导到六安火车站督查魅力中国城志愿服务工作⊙舒城县获省创建体育强县示范县称号⊙裕安区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衡山镇扎实开展民生工程督察活动⊙丁集镇组织镇村扶贫专干知识能力测试⊙但家庙镇举办健康脱贫政策巡回宣讲⊙红白事“轻清”办 山村吹起“减负”风——舒城县五显镇移风易俗纪实⊙桥头成了小集市,安全呢⊙八卦泉边党旗艳——曹庙镇甄岗村党支部抓党建促脱贫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