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罗福季的儿子罗飞当兵在西藏,副连干部。今年春天在北京学习返军营,顺道请一个星期探亲假,罗福季只陪儿子在家里吃一顿饭,之后连照面没打上,白天他忙工作,晚上半夜回家,儿子已睡了。罗飞返程上了车,曾和父亲通电话,埋怨说“你和妈妈从没有像别的战友父母那样到部队看望我。”后来,罗福季和村干部刘昊讲,“儿子回来,很遗憾没和儿子好好谈一次心,对儿子有愧疚。”
罗福季好像在与时间赛跑。今年村要出列,46户贫困户要脱贫,很多事情要做,时间不够用。
心里有群众,他独忘了自己
罗福季“走了”已一个月,乡亲们用最朴素语言念叨着他的好。
“这么好的书记,怎么说走就走了……”50岁的贫困户罗允尚是罗福季帮扶的贫困户,听到噩耗,伤心不已。罗允尚的妻子因病丧失劳动力,儿子在读高中,一家人的生计靠罗允尚在4亩水田和2亩旱地里掰捏,一年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为了帮助罗允尚早日脱贫,罗福季将他介绍到一个朋友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出工一天挣得100多元。去年,罗福季落实一笔旧房维修资金,帮助罗允尚将居住了30多年的老屋修缮加固,今年,通过产业扶贫政策支持,罗允尚又养了100只鸡,还承包了村里10亩水面养鱼,获得11800元种养补贴,加之平时打零工,到年底就可以顺利脱贫了。“可惜,我脱贫了,罗书记看不见了,我会永远感激他!”
“发展村级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大事,罗书记带头干;稻田灌溉、修桥补路、小额贷款……罗书记也要事事操心劳神;哪怕村里乡邻间鸡毛蒜皮小事,罗书记也是当作急事难事赶紧办,不敢怠慢。”刘昊说。
崔庄村民组的村民杨传金在相邻的孙岗镇做生意,2015年正月的一天,他和别的村民发生了矛盾,对方声称邀几个人踏平他家的门槛,他有点怕,打电话给罗书记求助解决办法,不到15分钟,罗福季就赶到了现场,问清情况后,陪在杨传金身边,对方听说罗书记在杨家“等着”,没敢动。“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大事小事总喜欢找罗书记说,他从来没有不耐烦过。”杨传金说,自己在孙岗镇做生意很少回家,老屋只有老母亲一人,罗福季经常去看望,特别是遭遇雨雪灾害时,罗书记总是牵挂老人的安全,帮助老人转移。“他心细,有时做得比我们做儿女的还要好。”
罗福季在村里工作了20多年,当支部书记快10年,没给家人置下什么财产,反倒在身后留下一叠欠条,共计17万多元,这些钱绝大部分是当年替村民垫付“三上缴”从亲朋手里借的。罗福季走后,聂自存把全部欠条交给儿媳,希望儿子儿媳按欠款的名单陆续把这些欠款还清。聂自存说,过去总有人调侃,你家老罗是村书记家里还缺钱吗?家里缺钱不缺钱,只有她和老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