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能力,我就这样照料大嫂每一天——回族党员马自康连续七年照顾智障嫂子赢赞誉

  王斯挺 本报记者 鲁艳艳

  金安区三十铺镇枣树村,早上七点多钟,一个年过六旬的瘦高汉子,一手端着一大海碗稀饭,一手拿着筷子,正从自己家里朝着百米开外的两间房屋走去。房屋门前,坐着一位神情痴呆的女性老人,只见这位老汉来到老妇人跟前,亲切地喊道“吃早饭啦!”接着把大海碗稀饭和筷子递到老妇人手中。等老妇人慢慢地把稀饭全部吃完后,老汉接过大海碗和筷子回到自己的家,又开始把老妇人中午饭菜做好,托付给邻居,交代一番后,他才骑着自行车出门打零工去。

  这位老汉就是枣树回民村回族党员马自康。这一举动是他七年来照顾嫂子赵本荣的一个缩影。老马今年64岁,入党几十年来,始终不计个人得失,热心助人,尤其是他连续七年照料智障老嫂子赵本荣的事迹为人称道,时时感动着邻里四周。

  2009年冬,村民马自发因病去世,家里就剩下严重智障的妻子赵本荣。而他家唯一的女儿远嫁他乡,且女儿家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也是困难户,女儿照顾自家都成问题,根本没能力照顾智障的老娘。身为叔弟的马自康望着眼前的情况,有些发愁:嫂子严重智障,管吧?自己的老伴患类风湿关节炎已瘫痪在床3年,每天要送吃送喝,料理大小便,已累得够呛,自己又是重度高血压,现在如要照顾大嫂,一月半载还可以,长期下来,又怎么能行?要撒手不管吧?大嫂可能就会流落街头,也给政府社会增加负担。马自康一夜没有合眼,一遍一遍地拷问着自己。第二天一早,老马毅然担负起了照料智障大嫂的重任。

  照料一个严重智障老人的生活是非常不容易,一日三餐要做好、盛好送到跟前,还要洗衣服,搞卫生,平时还要防走失,这些,马自康都是做得中规中矩,一样不落。如果老马要外出打零工,就提前做好午餐的饭菜,然后托付给邻居,帮着送给大嫂。因为智力有障碍,大嫂外出时犯病了,时常找不到家,马自康就四处寻找,直到将其找回,这样的事每年都有二三十回。大嫂的医保是马自康帮着买,大嫂的残疾证是他带去办,大嫂的水田是他为其代耕,为了大嫂脱贫增收,马自康还将大嫂家半亩旱地栽上优质水蜜桃树。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一条路,启开“幸福门”——霍山县大化坪镇王家河村的扶贫故事⊙水天一色赏美湖⊙我市修订出台《六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裕安计生工作连续四年获省表彰⊙我市企业登记步入“无纸化”时代⊙只要有能力,我就这样照料大嫂每一天——回族党员马自康连续七年照顾智障嫂子赢赞誉⊙孙云飞会见海外侨领国情研修班学员⊙毕小彬出席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本月起我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