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玲
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许对大人来说是小事,但对学生而言有时就是天大的错误,同时,也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当学生犯错后,换位思考和处理,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学期支教接手一个班,我发现学生在犯错时不敢主动承认,原因是怕老师责骂。后来我尝试改变,当学生犯错,我不直接训斥,而是分析错误的后果,并正面引导他们该如何做。现在学生只要犯错,都会主动和老师说,而且犯错误也少多了。这让我很欣慰。
刘思阳同学,经过一年的教育引导,学习和守纪方面进步很大。上学期有一天,他第一个早早到校,可以看出他对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自己一贯的冲动性格,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一脚把门锁踢坏了。当我在班上问起时,他勇敢地承认了,可是,当我说要和他爸沟通时,他却犹豫了。
下午活动课时,他来办公室找我,一副犯错后悔悟的表情。“老师,你能把坏了的锁头给我吗?”我不知道他要干嘛,但是尊重他的意愿,把锁头给他了。后来,班长杨光跑到办公室说:“王老师,刘思阳把锁修好了。”我好奇地问:“怎么修的?”“用笔修好的。”我走上楼梯准备看看他的杰作,笔壳虽然插不稳,也可以把门闭合了。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小小的创造力。
杨光告诉我,刘思阳害怕让他的父亲知道这件事。我特意接近刘思阳,和他聊天,告诉他,他能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想办法自己解决,说明他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修复门锁,虽然不实用,但说明,他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如果能勇敢面对,主动跟父亲沟通,知错就改,那就更好了。只要态度诚恳,并且告诉爸爸不会再犯错了,他是不会怪你的。主要是自己要说到做到。后来,他采纳了我的意见,他爸爸也主动给我打了电话,说孩子改变很大,可见,教育效果很好。
在这件事上,我并没有因为这个孩子的错误而生气,相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并正面引导,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育孩子,也要学会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