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动——裕安区成功创建第二届省文明城区纪实
王晓峰 本报记者 程传军
仲夏时节,走进裕安区城乡随意摄取一个场景,都是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聚焦六安主城区裕安辖区范围,这里绿树红花,环境优美;车水马龙,文明礼貌;广场夜景,流光溢彩;在各美丽乡村中心村,以往房前屋后的杂草堆、垃圾堆被一个个小花园所代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孝为主题的文化墙美观大方,交相辉映出一幅美丽乡村图景。这些都是裕安区以文明铸就城乡“容颜”变化的生动实践,让人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动。
近年来,裕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城工作,全区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路高歌,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迈开了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凝聚着发展的力量,吹拂着文明的新风,有力推动了创城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前不久,该区被省文明委授予第二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至此,该区已连续两次蝉联此殊荣。
坚持督查考评,实施高位推动
创城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该区坚持督查考评,实施高位推动。2015年以来,裕安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三个并重”的思路(主导与主体、突击与常态、管理与服务),举区而为,高位推进,着力打造秩序优良、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文明城市新形象,区委、区政府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专门出台裕安区创城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将创城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经费保障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针对新的文明城市测评标准,该区及时修订了《创城指导手册》,把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与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对照创建文明城区测评指标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以督查促整改,组织区直相关部门和有关镇街,集中开展城市设施维护、环境秩序整治等重点工作,进一步部署文明集市、文明小区、文明楼道评选活动。深入实施“文明城市创建‘七比七看’对手赛”。每月互查互评,进行排名通报,对成绩优异的乡镇街、社区和城区学校授予优胜单位称号,全力确保了创城各项工作的落处,坚决杜绝问题反弹。
坚持问题导向,合力克难攻坚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离不开城市“毛细血管”的改善。背街小巷的变化是裕安创城成效的缩影。去年,对于家住鼓楼街道庆安街的居民唐德旺来说,是生活环境大变样的一年。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