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传豪 桑宏
1-5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87.34亿元,同比增收16.65亿元,增长23.55%。其中:税收收入74.14亿元,同比增收15.15亿元,增长25.68%;非税收入13.2亿元,同比增收1.5亿元,增长12.85%。
降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18.15亿元
据了解,1-5月份,我市积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支持企业“降成本”,累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18.15亿元,其中:兑现税收优惠17.67亿元、减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48亿元。从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看:全市国税系统通过落实征前减免、出口退税、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减轻纳税人负担9.29亿元,其中,为全部营改增纳税人减税1.67亿元;全市地税系统减免税收8.38亿元,主要支持改善民生、鼓励高新技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其中,改善民生方面减免税收5.08亿元。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看:今年以来,我市按照财政部《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文件精神,取消或停征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在减税降费政策的推动下,我市经济运行明显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各项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上年同期。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高于上年同期3.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上年同期7.5个百分点;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4%,高于上年同期6.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高于上年同期6.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5%,扭转了上年同期负增长(-20.3%)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3.5%,高于上年同期8.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8.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6.5%,高出全省平均增幅21.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5%,扭转了上年同期负增长(-21.3%)态势。
态势好,产业带动税收大幅增长
1-5月份,我市房地产、铁矿采选等产业提供的税收增势强劲,为我市提供了主要的税收增量。
其中:今年以来,得益于“去库存”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延续去年下半年的上升态势,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价格、销售额全部增长,其中:销售面积386.89万平方米,增长24.08%;销售金额211.19亿元,增长52.45%;商品房销售均价为5459元/平方米,增长23.09%。反映在税收上,1-5月份房地产业实现税收27.2亿元,同比增收12.2亿元,增长81%,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36.4%,高于上年同期11.3个百分点。
而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和“营改增”红利效应,我市制造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逆转了近年来低谷徘徊态势,稳中求进,逆势增长。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利税总额分别增长30.4%和26.1%,增速均居全省第6位;规模企业中亏损情况逐步好转,亏损额同比减少53.8%,降幅居全省第2位。反映在税收上,1-5月份制造业实现税收12.7亿元,同比增收4.3亿元,增长50%。
同时,今年以来,霍邱铁矿采选业逐步回暖,开工企业数量由上年的4家增加到6家,1-5月份铁精粉产量、销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产量268.5万吨,高于上年同期43.7万吨,增长19.5%;销量291万吨,高于上年同期127万吨,增长77.6%;均价684元/吨,高于上年同期269元/吨,增长64.8%;反映在税收上,1-5月份铁矿采选业实现税收2.8亿元,同比增收1.8亿元,增长170%。
放管服,不断激发企业活力
“‘减税降费’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动能。”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等成本,打好降成本“组合拳”,最大限度给市场放权的做法,夯实了经济增长的根基。年内,我市还将继续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发挥财政资源配置作用,通过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保持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把帮扶企业提升到落实“两学一做”的高度,将企业“减税降费”成效作为检验干部干事创业的“试金石”。财政收入的“减法”激发了企业、市场和政府的三重积极性,换来了我市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