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性

  章婷

  精准扶贫是一项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如何提高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让困难群众切切实实从中得到实惠?

  提高上级决策部门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一些扶贫政策政出多门,各级各地标准不一,使得基层难以操作。一些部门没有深入基层调研,脱离实际,凭一时经验,凭某些报告,盲目决策,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对此,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方式与方法正处于从“漫灌”向“滴灌”的过渡阶段,扶贫工作的思路与部署正处在从“扶贫”向““脱贫”的转变之期,很多工作还处在摸索中前进的阶段。需要我们以鼓 励大胆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环境,避免出现“多干多挨批”现象。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倾听基层声音,关心基层干部,做他们的坚强后盾。相关部门在制定决策时要更加注重效率,注重调研,使制定的政策更加科学合理。

  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对政策执行的认知度。有的基层扶贫干部有应付心理,一些地方是半年工作、一次登记,迎一次检查、备一次材料。对此,一要强化认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本数据真实了,掌握信息全面了,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俯下身子,沉下心去,深入农户,把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数据摸清、摸全。二要痕迹管理。村干部对村里贫困户的情况都了解,但有的没有及时向乡镇扶贫部门提出调整,提供信息更新情况。有的结对帮扶干部上了门,了解了情况,但群众叫不上他们的名字,不知道他们是来自哪个单位的;有的结对帮扶干部采取了有效的帮扶措施,群众也得到了实惠,但扶贫手册上却没有记录。对此,要强化痕迹管理,村干部要及时把贫困户台账落实到村级台账上,体现在信息系统里。帮扶干部上门时要记得请贫困户拿出扶贫手册,在扶贫手册上如实做好记录;工作成效方面还要请贫困户签字确认。三要集中保管。扶贫资料一多,有的贫困户保管起来就难免出现疏漏。可在村级台账“一户一档”的基础上,发放档案袋到户做到“一户一袋”,请贫困户将扶贫手册、帮扶登记卡、一卡通存折、低保证、特惠保单等扶贫相关资料统一放在档案袋里,方便使用和保管。

  提高广大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认同度。一些地方为图方便、走捷径,还存在村干部代写贫困户申请书、代签脱贫确认表等现象。这样既加重了基层干部的负担,也不利于贫困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的发挥。对此,要把贫困群众该做的事交给他们做,耐心引导、指导贫困群众做好自己的事,让贫困群众从基础工作入手,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来。有的地方虽然发了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但贫困户不爱看、不愿看,束之高阁,效果甚微。对此,可在政策口袋书的内容设计上下功夫,如,在口袋书中加入生活小常识等群众能现学现用的知识,加入《三字经》《弟子规》和《百家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加一些当地群众通过政策得到实惠的典型事例,从而增加群众对口袋书的接纳程度和翻阅次数,增强群众了解政策、争取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茶乡水韵“富”生机⊙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性⊙王楼村里的笑声⊙涓涓清流“解渴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