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清、水秀、茶香。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六安茶谷,六安茶谷项目在裕安区境内涉及分路口镇、狮子岗乡、苏埠镇、青山乡、石板冲乡、独山镇、石婆店镇、西河口乡等多个乡镇,六安茶谷项目建设让沿线茶乡的面貌大大改善。通过百里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的建设,以茶产业为支撑,以茶文化为灵魂,突出茶乡水韵、茶艺茶道,在为旅游产业发展增添意境的同时,为裕安转型创新、绿色发展、精准扶贫增加了品牌内涵、拓展了脱贫渠道。
瓜片茶香飘四海
漫步裕安,群山披绿。茶园里,片片茶海苍翠欲滴;茶厂内,阵阵茶香沁人心脾;市场上,络绎不绝的人流展示着茶市的兴旺……采茶忙、制茶忙、卖茶忙,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通过近年强势推进,作为区域经济的首选主导产业和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裕安区茶产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产业化效益实现快速增长,裕安产瓜片陆续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13.3万亩,可采茶园面积12.9万亩,其中有机茶认证0.7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9.6万亩。春茶干茶总产量2980吨,其中绿茶2400吨和其他茶580吨,名优茶产量2300吨,六安瓜片占90%以上,综合产值13.3亿元,茶叶一产产值3.58亿元,二产产值4.38亿元,三产产值5.34亿元,名优茶产值2.75亿元。裕安区“六安瓜片”茶园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市70%以上。2017年春茶生产形势更呈强劲发展势头。
勇立潮头写华章
回味历史,贡茶之乡光彩照人。悠久的传统产业基础、良好的生态优势,为裕安区发展茶产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良好条件。
“六安茶”始于唐朝,盛于明清,作为贡茶。“六安瓜片”茶名称于1905年前后,起源于六安市原麻埠镇,原名为蜂翅,后改名为瓜片。1982年,全国名茶评比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六安瓜片”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香高味醇的品质特点,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享有“浙杭龙井,徽六瓜片”之美誉。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掀起名茶开发热潮,“六安瓜片”茶叶产业得以重现辉煌。1997年,原六安市组织茶叶技术人员在独山镇冷水冲、磨剑冲和柳树冲开展“六安瓜片”传统工艺恢复生产。通过四年的努力,“六安瓜片”传统生产工艺得以恢复,茶叶品质显著提高,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六安瓜片”在首届芜湖国际茶博会上获得“茶王”称号。2012年“六安瓜片”成功获批中国“证明商标”后,裕安区委、区政府对“六安瓜片”名茶开发十分重视,不断加大“六安瓜片”开发力度。2006年底,安徽省“六安瓜片”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省级龙头企业,一笑堂茶业公司相继加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六安瓜片的品牌宣传、基地认证、市场营销网络和茶叶专业市场建设、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六安瓜片”茶叶产业发展迈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绿色产业富裕安
“六安瓜片”是我国著名特种绿茶,色、香、味、形独具特色,采制工艺精湛,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加工工艺独特,共有11道工序保证其精湛品质。裕安区茶园集中在南部响洪甸水库和齐山周围山区,土壤酸碱度适中,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年降雨量1300mm,年均气温15.3度,山区竹木茂盛,茶林相间,云雾缭绕,远离城镇,没有现代工业“三废”污染,天然植被好,茶园病虫轻微几乎不用防治,各项指标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同时,裕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通过努力争取将“六安瓜片”列入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支持的四大品牌之一,成为长江以北唯一的一个茶叶知名品牌。市政府印发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茶产业振兴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裕安区财政每年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扶持茶产业。2012年区政府第5次常务会研究通过了《裕安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六安瓜片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并以政府[2012]86号文件下发,主要支持基地建设、营销网络建设、产品认证、品牌宣传、市场管理、技术研发推广、茶叶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全区每年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用于茶叶基础设施建设达到1000多万元。
目前,裕安区已建成“六安瓜片”标准生态示范园3处,分别位于“六安瓜片”核心独山镇、石婆店镇、西河口乡。示范面积10万余亩,示范片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面提高茶园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多层次技术培训和观摩提高茶农的综合素质和茶叶采制水平。
全区茶叶初加工厂3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六安瓜片”茶叶专业合作社32家,以光彩茶叶大市场为代表的市内及乡镇大中型茶叶市场5个。全区从事“六安瓜片”生产加工营销人员达20万人。“六安瓜片”茶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成为裕安乃至六安市对外宣传的名片。
百里茶谷万里春
行于茶区,宛若融入茶海,投入山林怀抱。茶园依山傍水,随山势而建,茶林交错,高低错落,景观迷人。
裕安区独山镇小叶瓜片合作社理事长蔡运峰高兴地说:“现在不仅茶园周边的道路变干净了,茶农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茶谷项目强力推进,让山乡环境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更清洁了,景色更美了,今年的茶叶价格也趋好。”
裕安区积极编制完成六安茶谷裕安段概念性规划,将裕安段分成导入段、入口区、独山镇区、茶公园、百家冲、小驻驾湾、龙门冲六个重要节点,每个节点都规划设计了开发建设的布局和内容,为推进全区茶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宏观指导依据。为提升茶谷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水平,今年以来,裕安区以治脏、治乱、治违为常态,以增绿、增功能服务、增文明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六安茶谷沿线各乡镇“三线三边”综合整治水平,着力扮靓六安茶谷的文明形象。经过半年时间的奋战,拆除违建和危旧房屋约15000平方米,补植绿化树木近20000株,墙体刷白达50000平方米,搭建竹栅栏近2000米,独山至龙门冲公路配套了反光镜、警示桩、边线边沟,全区茶谷沿线环境整治总投入达5000余万元,收到了良好效果。
同时,快速推进重点工程(主要节点)建设,全面提升茶叶产业体系成效初显。市茶谷建设指挥部下达的17项建设项目,现已完工12项,除有2项因客观原因无法动工外,其余3项正在抓紧建设。新辟茶园基地4000亩,改造老茶园6000亩均已达到预定目标;茶谷沿线的齐头山茶业等6家茶叶龙头企业完成清洁化生产升级改造;徽六茶业由2013年的中国茶企百强第23位跃升至2014年第11位。徽六品牌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徽六茶业电商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位居安徽茶企首位;六安蓝茶得到恢复发展,填补了六安黑茶类和黄茶类空白,为夏秋茶开发利用拓展了新的空间。
一树花开香满园。裕安茶文化不仅丰富茶叶本身内涵,而且衍生出旅游经济,如今,裕安区独山镇、百家冲茶园基地等都成为绿色旅游的热点地区,因茶而起的旅游观光业正在蓬勃兴起。
满目青山风光美,一盏清茗酬知音。美丽的茶谷,是一道旅游风景线,是一道生态风景线,也是一道红色文化观光线。这里的山名之曰寿,让人望峰息心;这里的水名之曰仁,让人厚德载物;这里的茶名之曰智,让人浮想联翩;这里的谷名之曰诚,让人踏实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