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武 陈孝军 本报记者 徐有亭
“月亮岗上月亮圆,月亮岗里好种田,巧手耕作有粮棉,不愁吃穿和油盐。”聆听着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民谣,近日,霍邱县扈胡镇月亮岗村掀起了新一轮脱贫攻坚“大走访”热潮。
据该镇镇长李大萍介绍:“这个村以扶真贫、真扶贫的担当,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进村入户‘大走访’,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可圈可点,在‘接地气’的促膝谈心和嘘寒问暖中,缩短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对扶贫政策的宣讲是贯穿“精准扶贫”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月亮岗村充分借助“大走访”契机,有针对性开展了脱贫政策宣传。宣讲以“一卡一策一纸”为主要内容,以扶贫工作队、全体村干部、县直单位结对包保干部为骨干力量,组建三支宣讲队伍,采取语言说明、书面告知、行为启发三种形式,对贫困户进行面对面扶贫政策、措施的宣讲告知,通过耐心细致的反复说教,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精准扶贫的“明白人”。
为准确掌握贫困户第一手详实资料,该村严格按照“三问一讲”、“四看两帮”的走访内容,认真拟制了《进村入户大走访作业流程》,依据《贫困户入户走访登记表》的各类要素,重点走访核查贫困户基础信息准不准、帮扶措施实不实、帮扶成效真不真、收支情况清不清、包保干部熟不熟、政策规定知不知、三项保障有没有等情况,并根据走访结果,认真梳理比对、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估,该增减修正逐项增减修正,该补差补缺快速补差补缺,同时报备乡村两级,及时更新软件资料和扶贫信息系统,真正实现扶贫工作再精准、再详实。
为让老弱病残等贫困户摆脱无法扶智、扶技、扶资的尴尬,彻底走出对老、弱、病、残等贫困户“无计可施”、“无人问津”和“坐等兜底”的工作误区,将全村贫困户划分为“四缺群体”(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缺动力)、“双因群体”(因天灾人祸致贫、因上学欠账致贫)、“病残群体”(因病致贫、因残致贫)、“老弱群体”(年老体弱致贫)、“两保群体”(五保户、低保户)这“五类群体”,采取“扶技”和“用情”共济、“集体”和“个体”双赢、“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做法,在有针对性重点开展扶智、扶技、扶资的同时,分类管理,因户定策,从而整体推进,抱团取暖,积极打造“大扶贫”格局,实现扶贫工作精、准、实全覆盖。
“精准扶贫”正在路上,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百姓刻不容缓。该村在总结梳理“大走访”成果的基础上,设定精准扶贫“六大任务”,为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标绘“战斗时序表”和“攻坚路线图”。建立宣传教育、入户调查、台账更新、措施评估、技能培训、走访慰问“六个常态化”,不断健全制度,形成精准扶贫新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这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基层支部在精准扶贫中“领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