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烫伤千万别用“土办法”

  暑假快到了,儿童在家的安全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之前就曾有过小朋友在家打翻热水瓶造成大面积烫伤的惨痛案例。年轻父母遇到这些突发的状况常常手足无措,不正确的措施使小朋友受到更严重的创伤。

  误区一:乱涂抹。有的家长在孩子小面积烫伤后会用牙膏或者酱油涂抹,事实上这样做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不仅不利于烫伤的恢复,还有可能加重病情。如牙膏很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此外,宝宝烫伤处不宜用有色药涂擦(如:红药水、紫药水),会耽误医生对烫伤病情的判断并可能加重病情。

  误区二:烫伤后产生水泡要挑破。孩子被烧烫伤的部位可能会起许多水泡,一些家长会把水泡挑破,这其实等于把封闭的创面变成了开放的创面,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水泡是否应挑破,应视情况而定,若烫伤形成的水泡不是很大,表皮没有破损,是不需要挑破的。

  误区三:夏天烫伤后不能包扎。保护创面不被细菌侵入是最重要的,通过无菌敷料进行包扎,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小朋友喜欢乱动乱摸,更加应该把伤口包扎起来。

  来源:金陵晚报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流动人口的“娘家人”——记霍邱驻乐清流动人口委员会党委书记陈孝明⊙图片新闻⊙不让“微整形”变“危整形”七部门专项行动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乱象⊙儿童高热需及时就医 育儿切莫轻信网文⊙宝宝被烫伤千万别用“土办法”⊙国人逾七成2型糖尿病可预防⊙卫计系统余静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铁路职工无偿献血庆“七一” ⊙医师多点执业许可有了绿色通道 ⊙境外购买“养生物件”谨防辐射超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