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 彰显城市之美

  本报评论员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对一座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后所能给予的最高奖励,是一座城市在发展中有形和无形的金字招牌,更是许多城市梦寐以求的称号、孜孜以求的目标。我市通过成功创建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已具备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实优势和良好基础。当前,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各级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层层发动,充分认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全体市民都参与进来,凝聚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经济发展为底蕴、以人的素质提高为支点、以环境建设为保障,使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创建六安文明城市是全面推进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综合载体,对城市经济带、城市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巩固省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持续抓好红色精神宣传。深化老区精神集中学习宣传月,结合六安地域特色组织好“主题季”活动。下移创建重心,重点抓好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小区管理、市民素质提升等工作。抓好“好人六安”建设。建立健全好人推报评选机制,推动好人推报常态化,组织开展第五届六安市道德模范评选工作。抓好文明新风培育。组织开展以“做好家教、树好家风、建好家庭”为主题的家风建设活动,巩固“三线三边”整治成果,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抓未成年人思想建设。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加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指导,做好心理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组织美德少年、文明校园等评选活动。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品牌。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的获得,只是六安追逐梦想、拥抱文明进程的新起点。在六安干部群众看来,把一个更文明、更和谐、更富裕、可持续发展的新六安带入到下一个历史阶段,不仅仅是历史对于现实焦灼的托付,更是580万老区人民对于时代迫切的热望。

  我们深信,在迈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伟大征程中,六安的脚步会更加铿锵有力!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 扎实有效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毕小彬参加全省地质灾害防范指挥中心视频会议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市“树优良家风 扬清风正气”文艺汇演举行 ⊙今日起城区实施最严交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等将被罚款⊙文明,托起城市发展新高度——六安市成功创建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综述⊙创建文明城市 彰显城市之美⊙皋城吹拂好家风⊙付新安“七一”前夕慰问困难党员并上党课⊙单龙寺镇 试点建立村民道德公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