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9年,为何依旧我行我“塑”

  本报记者 桑宏

五版62600370.jpg

五版62600371.jpg

五版62600372.jpg

五版62600374.jpg

  “您需要塑料袋吗?要大的还是小的?”在购物时,经常会听到收银员询问这句话。“限塑令”出台至今已有9年多,当初是为了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然而现在看来,“限塑令”的执行情况似乎并不如人意。

  “限塑令”现处于什么样的尴尬境地?又是什么原因让“限塑令”变得无关痛痒?在“互联网+”的浪潮下,“限塑令”又将何去何从?

  农贸菜市场依旧我行我“塑”

  6月20日上午7点多,记者来到南门菜市场。只见不少市民正在忙着买菜,多数人是随手提的塑料袋里装着猪肉、黄瓜、西红柿、辣椒、玉米等来来往往。记者看到,市场摊位大多挂着各种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超薄免费塑料袋,供顾客随意取用。

  在市场里的一个摊位前,摊主告诉记者,她卖一天菜,至少要花4—5捆袋子,每捆有20多个。“这边卖菜销量大的,每天要用7、8捆袋子。”摊主表示,这里的惯例是塑料袋免费提供,一叠塑料袋1.5元,每叠约有20个,平均每个袋子不到1毛钱。“市场内经营户都免费提供塑料袋,如果我不免费提供,恐怕没有顾客登门了。”

  刚刚买完菜的市民李奶奶告诉记者,虽然她平常买菜都会带一个大的布袋,但买菜时摊主通常每买一份菜就会给1个塑料袋装上,“一天买三四种菜的话,就有三四个袋子,然后我就统一装在布袋里,塑料袋带回家还可以装垃圾。”

  在南门菜市场里,记者还看到一个专门卖塑料袋的店面。店主告诉记者,塑料袋分为食品塑料袋和普通的环保塑料袋,他指着自己的产品说,“环保塑料袋”上都有环保的标志。随后,记者咨询“环保塑料袋”是不是可降解的塑料袋,但店主表示不太清楚。记者了解到,店里卖得最多的袋子是2元/捆的彩色非环保塑料袋。

  当天上午8点多,记者又来到三里岗菜市场,摊贩给顾客扯袋子也毫不含糊。有市民问摊贩可不可以多要两个袋子装时,摊主会大手一挥就扯下两个袋子直接递上去。记者从一些摊贩那里获悉,虽然这个菜市场没有专门卖塑料袋的摊位,但是早上会有流动摊贩骑车来兜售各种塑料袋。

  随后,记者又来到百花菜市场、青年路菜市场等地。记者注意到,农贸市场摊贩提供的塑料袋薄很多,很难满足“不小于0.025毫米”的要求。由此可见,在超市商场以外的农贸市场或是水果摊位,“限塑令”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超市花钱买袋子已成“常态”

  “限塑令”在颁布以前,超市的塑料袋大多与农贸市场一样,是免费提供给顾客的,但是现在,超市里的塑料袋变成有偿的,可掏钱的依然大有人在。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抱怨:“限塑令”颁布后,不但没有让塑料袋受“冷落”,反而让一直提供超市成了“大赢家”。

  6月20日晚上7点多,记者来到皖西路上一家大型超市。在超市收银处,每当收银员扫码完货品后,总会问一句:“要不要(买)袋子?”“要大的还是小的?”据了解,目前该超市提供两种规格的袋子,一种是每个0.2元的小型袋子,一种是0.3元的大袋子。记者在收银台前观察了十几分钟,大部分市民都选择买塑胶袋,有的市民嫌找零钱麻烦,干脆让收银员换成塑料袋。

  当晚8点多,记者又来到梅山路上某大型超市看到,选择超市付费塑料袋的人多为青年人,中老年顾客则多自带塑料袋或无纺布的购物袋。“还是用塑料袋方便,也就几毛钱,又不贵,回家将购买的商品放好后,塑料袋还可以继续用来装垃圾。我也知道用塑料袋会形成白色垃圾,污染环境。但经常晚上带孩子出来逛逛超市,顺便就带点小零食或者水果回去,又没带包,只有买个塑料袋了。而且无纺布袋子虽然环保,但是弄脏以后还需要清洗,最主要的是经常出门也想不起来带上,怪麻烦的。”刚逛完超市拎着一塑料袋物品的市民孙丽笑着跟记者说道。

  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限塑令”规定,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超市的购物塑料袋使用有所减少,但超市的蔬菜、水果仍然用塑料袋打包,有很多人还是习惯购物时用塑料袋。所以,超市里免费的连卷保鲜袋利用率非常高,部分顾客为了节省几毛钱,打起了保鲜袋的主意。

  记者在梅山路上的某大型超市收银台就看到,一位市民手中就拿着两个扯下来连卷保鲜袋,在结账完后,该市民将物品装到袋中拎走。在该超市购物的市民王阿姨告诉记者,她还记得“限塑令”刚出来时,有市民不愿意购买超市的塑料袋,就会扯几个连卷保鲜袋使用,“那时候经常看到撕保鲜袋用的,后来就少了,大部分都会自己带购物袋或者买超市的袋子,反正就两三毛钱。”

  限制使用塑料袋真的很难吗?

  “不使用塑料袋,我觉得难,真的很难……超市装蔬菜会使用塑料袋,菜市场商贩也会免费提供塑料袋,以前那种提着篮子去买菜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在市民田丹看来,离开塑料袋生活真的无法想象。买菜需要塑料袋,买早点需要塑料袋,超市购物也需要塑料袋,快递包裹需要塑料袋…….塑料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认为,塑料袋之所以大受消费者青睐,原因十分简单:方便。而塑料袋的“替代品”明显吸引力不足,相比塑料袋,无纺布等材质的环保袋“颜值”始终没有显著提升,不仅价格更贵,携带也不方便。而塑料袋装完商品还可以装垃圾,哪怕要为此支付点小钱,这在消费者看来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成本。“我想‘限塑令’的初衷,是从减少这种‘方便性’入手,提高塑料袋获取的成本,让用户为使用塑料袋支付一定的费用。但几角钱的费用让消费者消费起来毫无压力,从而达不到限制的目的。”田丹说,现在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原来超市不收钱的塑料袋如今需要花钱购买了,“限塑令”变成了“购塑令”,反而增加了老百姓的使用成本。收费虽然能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但无法杜绝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完全禁止塑料袋的使用也不现实。

  采访中,也有市民认为,是监管不力导致让“限塑令”空有其名。一位市民对记者说,如今塑料袋的生产企业众多,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所更是五花八门。而随着“限塑令”实施时间的推移,监管惩罚力度越来越小,检查次数越来越少,似乎是默许了商家对塑料袋的肆意使用。同时,他认为政策本身也有局限性。“按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但餐厅‘打包’剩菜、在线上或线下购物,是否也应听‘令’行事?”

  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热爱环保的市民林女士认为,从长远来看,要加强市民的法制意识和环保意识才是治本的关键所在。从公众教育来看,虽然社会上关于“白色污染”的环保宣传教育不少见,但真正自觉遵守的人却不多。“限塑令执行9年多了,但是目前来看,其内容较单薄,限制的范围还是不够广泛,力度不够大。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从源头生产、销售、使用等一系列角度,对‘限塑令’进一步完善,让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

  “限塑令”由来

  国家实行“限塑令”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31日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通知被群众称为“限塑令”。该通知中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针对0.025毫米的具体指标要求,有关专家表示,市场80%以上的塑料购物袋厚度都无法达到要求,一般农贸市场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厚度在0.005毫米左右,大型超市和商场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厚度一般在0.015毫米至0.020毫米之间。

  国外的“限塑令”

  德国:不管哪种袋都收费

  德国大多数商店为顾客提供塑料、帆布和棉布3种购物袋。德国的塑料袋本身就是环保型塑料袋,是可降解的,质地好很结实,可以重复使用。不管顾客选用哪种购物袋,都要先付费。

  爱尔兰:征收“袋税”

  爱尔兰自2002年启动“塑料袋税”,对每个购物塑料袋征税15欧分(约合19美分),税收全部纳入环保基金。2007年,政府又将购物塑料袋税提高到每个22欧分。实行“袋税”后爱尔兰人消耗塑料袋的数量确实下降了,但目前又开始反弹,这说明这一措施并非长久之计。

  日本:自备袋子购物打折

  日本政府规定,商家在结账时应主动提示顾客,需要塑料购物袋必须付费,并给自备购物袋的顾客提供打折优惠等。

  英国:有奖积分鼓励顾客

  英国主要大型连锁超市目前既提供免费塑料袋,也提供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售价10便士到20便士不等。大型连锁超市TESCO通过奖励积分的方式鼓励顾客不用塑料袋或重复使用购物袋,这种做法颇有成效。

  美国:自己带包还能抵税

  在美国加州一些大的超级市场里,顾客每自带一个购物袋,在收款台结账的时候,收银员就会给顾客5美分的优惠,并明确地列在购物小票上。对于这笔钱,顾客可以选择直接收取,也可以决定委托超市捐给慈善机构或环保机构。顾客保存好这些购物单据,把一年所捐出的钱积攒起来,等年底到上税的时候可以作为捐赠抵税。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限塑令”9年,为何依旧我行我“塑”⊙向科技要速度、要效益、要后劲 ——我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