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背后,是无视规则的熊家长

  雷舒雅

  《外国专家高铁上提醒熊孩子家长,反被一耳光打出血》,这篇报道在几大公号上一出都是十万+。这几年,因为不文明、没素质造成的激烈冲突事件,关注度都很高,说明大家感同身受,深恶痛绝。

  其实,这起事件中打闹的不仅仅是熊孩子,当时那几家人聊得热火朝天,整个车厢几乎都是他们的声音。去讨论怎么管教熊孩子完全是误导。这其实就是个噪音扰民,发展成肢体冲突的流血事件。

  面对在车厢、机舱等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大声嚷嚷的行为,报道跟帖里就有不少人反映,“都不会有人出面制止,好像也没办法”,“常常碰到老年团或者公司出游、几户熟人出游,都是这车被包了的心态”……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其实面对这种场景,国人见怪不怪,站出来常常被对方白眼,能够预期各种不愉快甚至冲突,时间成本和心情成本都很高,于是忍忍就过去了。

  每次车厢里吵闹,机舱里吵闹,不是睡眠时间,乘务员都不会来干预。你看,这些人从小习惯了大声嚷嚷,本来说话就这样,习惯是短时间能改得了的吗?交谈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什么叫大声,什么叫小声,貌似也很难界定。

  你看这次高铁这些人,大人开心聊天,孩子开心打闹,简直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理想状态”,又不是晚上要睡觉,为什么你们就看不得我们快活、自在?这位外国专家提醒他们不要嚷嚷,警告他们距离太近是侵犯隐私,外国专家不断申明的是规则、概念、权限,用了他们不熟悉的语言,特别是“隐私”这词,在这些人眼里,反而成了表现优越感和娇气,矫情个啥捏?

  单单文化和观念的差距足够引发不满和情绪对立,但是不管是哪种文化的冲突,都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不管是哪种文化下的约定俗成或者多么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都以不能违背社会公德为前提。大声嚷嚷是不文明,打人已经是作恶,甚至犯法。对于这样的人,高铁是不是可以建立黑名单,和航空业、旅游业一样,不仅要立黑名单,而且要联网共用。有惩戒,才能立规矩。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368人参加乡镇机关公务员录用面试⊙切实提升反腐败协调工作水平⊙推进电动自行车管理取得实效⊙霍山县积极开展“文明餐桌”活动⊙椿树镇多举措强化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查处“微腐败” 护航“最后一公里”——霍山县开展扶贫领域精准反腐侧记⊙螃蟹住在“公寓里”⊙当好村官为村民——记金安区椿树镇棚岗村党支部书记陈全保⊙熊孩子的背后,是无视规则的熊家长⊙示范园区依法征迁推动园区建设⊙《雀之灵》杨舞首演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