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微腐败” 护航“最后一公里”——霍山县开展扶贫领域精准反腐侧记
李铁 张金柱 兰林 程静
“这笔钱终于拿回来了!”近日,霍山县太阳乡船仓村低保户华某一边握着该乡纪委书记的手,一边感激地说。
华某1万元危房改造补助款被该村主任王某违规克扣。接到举报后,该县纪委及时出手,查清事实,并给予王某党内警告处分,帮华某全额追回。
今年以来,霍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领域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启动精准履职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打早打小,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贪占扶贫领域的钱,性质尤为恶劣,影响坏到极点。”该县纪委负责人在专项督查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时说。
监督“最后一公里”
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对扶贫领域涉及问题进行模块分解,设置十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目前已就低保五保、救灾救济、民政优抚、扶贫贷款、财政专项扶贫、库区移民易地搬迁等展开整治,以“精准监督”给力脱贫攻坚。该县对专项行动推进不力或在专项行动期间继续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严格实行“一案双查”,不仅追究当事人责任,还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通过建立县、乡(镇)两级问题台账,对扶贫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挂牌督办、逐项销号,切实解决扶贫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太阳乡张某借用扶贫互助资金久拖不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太平畈乡何某违规操作残疾人补助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一个个“微腐败”相继查处,震动很大,反响很好。该县以“零容忍”的态度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受到网民“点赞”。
精准监督“开药方”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度,必须‘敲重锤’、‘开良方’,以‘部门督办+专项督查+巡察监督’方式,织密监督网络,分层分级、分口分类集中整治贪污侵占、截留挪用、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等问题。”该县纪委负责人在督查时强调说。该县自去年12月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先后派出4个巡察组对8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开展专项巡察,首轮专项巡察一个贫困村就发现15个问题。巡察组迅速将巡察情况梳理归类,及时反馈到被巡察单位,并明确整改时间、整改内容。“对脱贫攻坚涉及的问题,绝不放过任何一条问题线索,一定要紧盯问题处置、线索核查、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严把巡察整改、全程督查督办、整改效果评价等重要关口,推进巡察整改落细落小落实。”该县纪委书记陈明龙在调度时强调说。
此外,该县还延伸监督触角,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做到扶贫资金发放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筑牢扶贫资金纪律“防线”。
重拳出击惩蝇贪
“仅仅是一袋大米、一桶油,三十斤猪肉还是调换的,这样处理是不是小题大做?”前不久,该县与儿街镇敬老院院长因违纪被举报。事情反映到县纪委,争议较多。有的认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都管,纪委也太忙了;也有的认为,“小洞不去补,大洞二尺五。”防微杜渐,就要从群众身边“微腐败”抓起,抓早抓小遏腐败于萌芽状态。“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往往让国家的好政策走了样、变了味,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此类案件无论大小、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6月19日,在县纪委常委会上讨论决定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时,大家的意见高度统一。
“漫水河镇陈家畈村书记朱某违规领取低保,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所得予以收缴。”近日,该县纪委通报曝光了今年以来第六起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规范一类的效果,让蝇贪无所遁形。
1-6月份,该县共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0起,处理16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6人。问责乡镇党委、纪委各1个、问责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各1人。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件3期3件8人次,切实达到了以精准履职促进精准扶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