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企业缘何青睐高职生?
当天参与招聘的企业达到70多家,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岗位类别有生产技术、储备干部、财务、人力资源、销售等。据校方统计,进场参与应聘的毕业生约1000名,相当于平均每个学生有2个岗位供挑选。
杨继葆说,当天的招聘会是该院2017年毕业生就业招聘周系列招聘中的一场,在这次就业招聘周中,已陆续有500多家用人单位前来招聘,共提供了5000多个岗位。其中,也有企业前来大批量“团购”毕业生,像合肥的一家电子企业,共招聘了70多名毕业生。“待遇都很不错,今年毕业生起薪在3000-5000元左右。”
当天10点左右,合肥长安汽车公司收到10多份学生投递的简历,招聘负责人许威对这样的收获“并不满足”。他告诉记者,此次希望招聘20多名一线技术工人。“我们公司去年也来这里招过一次,带回了60多人,在一线上手都很快,而且也很踏实,都留下来了。”许威说,高职生多数愿意从一线做起,而且更稳定,这是企业很看重的。
本地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招聘代表李小姐说,公司也多次到该校招聘。她坦言,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通常都很关心综合用人成本,实用的技术型人才是首选,学历往往并不是考虑的“第一因素”。“特别是有些岗位录用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生均能胜任,但用高职生所花费用人成本更少,而且现在很多中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效果可能会更好。”
高职生就业率高有哪些启示?
“近年来,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一直很好,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年度就业率在98%以上。”作为学院招生就业办负责人,杨继葆认为,高就业率除了开设专业紧贴市场需求外,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是重要原因。
他介绍说,该院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设置比例近乎1∶1。“校内有13个实训中心,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动手实训,除专业教师外,有从企业请来的‘工匠型’教师手把手指导。到了大三后到企业顶岗实习,因此他们从学校一毕业,就可以立即上手工作。”
在接受采访时,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李业桃则认为,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也很重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会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定位,那就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今后的工作不会是办公室白领,而是在一线。所以他们认清现实,对职位有挑剔的很少。”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确面临一定压力,但压力的主要来源在于工作是否称心如意。”从高职毕业生受欢迎、就业率高的现状来看,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叶兴旺认为,一方面,毕业生应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现实,在求职时根据自身实际水平,明确职业定位,不好高骛远;另一方面,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他说:“有了理论和技能结合的优势,方能增加择业砝码,笑傲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