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法庭”,畅通司法“最后一公里”

  白云雷

  市法院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六安革命山区的实际,坚持创新思维,依托现代信息科技,创新性打造移动式科技法庭(俗称“背包法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2015年,最高院周强院长在六安视察期间观看“背包法庭”的运用后,表示要将“背包法庭”向全国推广。在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省高院向省委做专题汇报提到“背包法庭”时,获得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六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对“背包法庭”予以肯定。

  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创新助审判

  我市地处大别山地区,面对山区群众参加诉讼不便、网友对审判信息化提升的迫切需求等现状,市法院党组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顺应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加快建设法院信息化3.0版的发展潮流,创造性地提出打造“背包法庭”的设想,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市财政给予专项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加强以“背包法庭”为主的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

  在巡回审判中,“背包法庭”可提供立案、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网络直播、现场制作打印法律文书等巡回审判“一站式”司法服务。“背包法庭”的应用,为解决山区群众诉讼难,加强信息化在巡回审判中的作用创造了有力条件。自2015年11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在巡回审理中共使用“背包法庭”347次,服判息诉率较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坚持功能聚合,多点发力优服务

  “背包法庭”依托信息技术找准发力点,实现多功能整合,多作用发挥,满足巡回审判和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司法需求。

  一是进一步解决群众“诉讼难”问题。根据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有针对性地运用“背包法庭”开展巡回审判,将庭审开进农家院落、大山深处,为当事人诉讼提供便利的司法服务。二是提高庭审规范化水平。在“背包法庭”的镜头下,法官更加注重司法形象和庭审程序的规范性,法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足不出户就能旁听观摩、督查庭审。“背包法庭”的全程留痕功能,也促使当事人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合理合法地表达自身诉求。三是进一步推动纠纷多元化化解。“背包法庭”的功能性有利于法官将法律、道德、伦理、情理相结合开展多元化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处置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四是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通过“背包法庭”4G高速无线网络“即拍即传”功能,实现巡回审判庭审现场网络实时直播。2016年,通过“背包法庭”庭审,现场旁听和网络旁听庭审共达40000余人次。五是进一步加强司法宣传。使用“背包法庭”开展以案释法,使民众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了解法律,真正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大片”的效果。

  坚持整体推进,紧盯目标抓成效

  “背包法庭”的打造,为“智能法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法院整体互通互联,实现信息化建设向基层人民法庭延伸,显著提升基层人民法庭信息化水平。

  市法院通过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对书记员的岗前专项培训、为基层人民法庭专门配备等措施,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广泛应用,实现有配备、有应用、有督促、有成效。

  通过“背包法庭”,让信息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有效解决“六难三案”问题,更加方便群众诉讼,化解群众纠纷,节约司法资源,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切实提高巡回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有利于督促基层法庭注重司法作风、注重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背包法庭”,畅通司法“最后一公里”⊙“雷霆行动”执行会战 取得阶段性成果⊙市法院发布《2016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巡回审判止纷争 新闻发布促普法⊙消化内科:守护身体中的“加工厂”⊙肝胆外科:精准治疗 造福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