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实干的扶贫队长——记金寨县张冲乡黄河村扶贫干部李成忠
本报记者 沈贤中
金寨县张冲乡黄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库区贫困村,这里有这样一位带头人,带头工作,带头扶贫,带头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干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他正是黄河村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李成忠。
李成忠是金寨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支部书记,于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作为金寨县第六批选派干部前往张冲乡黄河村任扶贫队长兼第一书记。在群众的眼里,李成忠是个“奇怪”的队长,与群众想象的走过场,挂名号的“上头干部”形象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位言辞从不说套话,做事从不讲虚头,工作切实又贴心的扶贫队长。
有人说,“脱贫攻坚就是定期串个门,偶尔来看看,图点口碑、心浮气躁走过场”,但驻村扶贫队长李成忠却别出心裁,将“定期串个门,偶尔来看看”作为沟通思想的切入点,全村56户贫困户,他每户家访都在5次以上,精准了解每个贫困户的贫困原因,针对性地帮助落实扶贫政策,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吴冲组贫困户冯先宝,一家三小一老,家境贫寒负担重,女儿冯子姗就读于金寨第一中学,常常缺衣短钱,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一滑再滑,他积极联系爱心人士予以资助,还利用回城之日到学校以家长的身份,用自己孩子的成长方式耐心启发她抛弃杂念,安心读书上进,冯子姗学习更加勤奋,成绩直线上升。张冲乡是竹子之乡,精品在黄河村,得知方岭组高明常年为人加工竹产品,懂技术爱钻研,他就主动为他做后盾,鼓励他自己开厂经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跃成为村里的“小能人”,不但解决了近年来毛竹市场疲软,百姓售竹难问题,还解决了15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围绕县政府生态环境整治,保障青山绿水战略,针对黄河村网箱拆除,群众失去支柱生产收入,李成忠耐心引导群众推进“一竹三笋”产业化,让有劳力的13户贫困户,充分享受竹产业政策扶持,开发建设“一竹三笋”基地200余亩,预计年增加贫困农民竹生产毛收入20万元,户均1万余元。贫困户韩爱华逢人就说,“我虽然找人开垦竹笋基地,但这个账李书记帮我算准了,将来收益了,我要好好款待他。”李成忠却说:“组织上派我到这里来扶贫,我就要扎根在这里,融入到群众中去,把握政策动向,为群众算好账。群众就是我的‘亲戚’,我的邻居,为群众谋利益,就是完成党组织交给我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