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一中 陶一凡
“一首歌能够经历数十年依然不被忘记,是因为它是时代?是历史,更是每一个人的回忆与安慰?”这是某知名作家在一次颇有争议的演讲中的一句话?其中有争议的不在于这句话,而在于作家对突如其来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全场大合唱的评论:“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看来,作家可能忽略了一点,这首歌也是时代?也是历史,更是一代人的一段梦?
但这也许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现在我们很多人也无法明白,为什么老一代人听这种歌时,眼里会饱含泪水了。曾经的我也是这样,在心中隐隐地对这种歌及其时代有一种疏远感,直到我慢慢地理解了那首《八月桂花遍地开》。
这首歌我在小学就学过,可一日在家中偶然听到时,我依旧无感。同样听到这首歌的长辈便问了一句:“你知道这是我们本地民歌吗?”是啊!桂花?红旗,这是在大别山脚下最常闻到的花和最常听到的故事。听了许多遍,从未想起这会是本地的民歌,我只好默不作声?“其实你早就了解过的,在金寨的革命纪念馆里专门有这首歌的创作场景?”这一下,我可是红了脸,出了汗?
无奈地,长辈只好对我再教育一番,“别忘了总书记的那句话,‘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艳旗帜竖啊竖起来……”歌曲还没有停的意思,我想这首歌和《我的祖国》其实是一样的,不断地回响,便是不断地温习一个梦,那个由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共同凝聚的一个梦?
此刻,我们依旧能听到大别山的花香中荡漾着熟悉的旋律,看到大别山的阳光里充盈着鲜明的画面?
是歌吗?是影吗?是梦吗?不!那是一辈辈人的绝代风华,是老一辈人的峥嵘岁月,是中年人的黄金时代,是曾经与现在年轻人的无悔青春!
他们披荆斩棘,从苦难中一路走来,新中国的丰碑上镌刻着一位位将军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栉风沐雨,从闭塞中一路走来,河流通畅了,道路开阔了,青山绿水、造福一方。
前人的血泪与年华已在山路上凝成盛开的花朵,可已到达山顶的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从我们炽热的目光中找到一丝自己当年追梦的记忆。而我们能做的又仅仅是被这个百年大梦所感动吗?
珍惜年华,是留住美好的最好注解;把握青春,是开拓未来的最佳回答。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大脑,用智慧创造明天的神话,满山遍野的映山红犹在,这不仅仅是老一辈人鲜血染红了它,更需要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去用心浇灌,再绽芳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奋力前行吧!伴着歌声?伴着影像,在最好的年华里,奏出更加动人的乐章,绘出更加辉煌的影像。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前行,向着所有中国人的小康梦前行!
指导老师:方绪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