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贱又伤农 怪圈如何跳

  本报记者 曹辰 余浩

  夏初季节,正是毛豆上市、农民丰收的好时候,然而连日来,在我市金安区马头镇、淠东乡等地,近万亩毛豆喜获丰收却卖不上价,成了农民手上烫手的山芋。

  6月5日,毛豆滞销的情况经当地豆农反映后,引起了省市各级媒体的关注。近日,记者再次驱车来到马头镇和淠东乡,就毛豆销售情况进行了详细走访。

  滞销豆引来八方帮助

  “也不知道今年怎么回事,去年豆子还卖得不错,今年就是卖不上价钱”,在金安区马头镇一处毛豆收购点,龙滩村村民任玉芝正从车上往外卸毛豆。4、5个大麻袋总共装了300多斤豆。午饭过后,附近的村民陆陆续续来到了收购点,把一上午摘下的毛豆卖给经销商。“这几天心里稍微踏实点了,虽然跟去年相比价格下来不少,但是最起码不会亏本了。”任玉芝告诉记者。而在一个礼拜前,第一批外地经销商前来收购的价格只有0.6元/斤,“6毛多的价钱,你算算,我请人摘1斤豆子要给他4毛钱,还要管两顿饭,再除去肥料成本,别说赚钱,少亏点就不错了。”

  据马头镇镇长吴昌军介绍,在得知马头镇毛豆滞销的消息后,西商集团、联农食材、合肥周谷堆及山东、上海、江苏等省内外客商纷纷与马头镇经销商联系,商讨毛豆购销事宜。毛豆价格也从开始收购的0.6元上升到了0.9至1元左右,并在此价格区间保持了稳定。至此,马头镇的5000余亩在地毛豆找到了销售渠道,5个村1800余户豆农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解决。

  盲目跟风扩产量 供大于求陷困境

  在马头镇政府附近的一个毛豆收购点,已在本地从事毛豆收购16年之久的张仁辉正在前后张罗毛豆装卸,忙碌之余,他向记者道出了今年毛豆“丰产不丰收”的主要原因。在张仁辉看来,今年的毛豆卖不上价主要是受市场因素影响。去年,整个马头镇毛豆种植面积大约有3000亩,而今年则增加到了5000亩。“明显的供大于求”。张仁辉分析称,往年毛豆最走俏时能卖到2元/斤上下,农户们尝到了甜头,今年便一拥而上,造成了现在的情况。今年他的收购点预计外销毛豆70万斤,已创历史记录。“当然,只要有销路,豆农们就不会亏本,关键是今年最早过来收购的经销商把收购价压得太低了,再加上省内各地毛豆集中上市,部分客商处于观望状态,导致下村的收购商很少,6毛多的价格确实伤到了农户,造成了一定的恐慌情绪。”

  相同的情形也出现在了与马头镇紧邻的淠东乡。相比一周前的焦虑、急迫,眼下豆农的情绪稳定了许多,镇街上随处可见、或大或小的收购点保障了毛豆的销路。“卖价比去年低了一小半,明年我不种这么多了”,谈到今年的行情,淠东乡黄圩村豆农杨庆银感慨道,由于家里的地不多,杨庆银每年就指望着一茬毛豆、一茬玉米卖点钱。前几年毛豆销路好、价格也不错,杨庆银年年种,今年的行情让本打算扩大种植规模的他打了退堂鼓。

  科学种植有门道 农业专家来支招

  一场“毛豆滞销”的风波渐渐平息。但每一次“滞销”都应当引起政府和农民的思考和警惕。如何让经济作物有效摆脱市场周期性滞销的怪圈?市农科院副院长孙云开说,此次金安区“毛豆滞销”事件虽然给豆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却也不失为是转变种植思路的契机。“农民群众不关注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及市场前景,只顾眼前利益,盲目跟风、脱节生产必然导致农作物滞销的后果,这也是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各类农作物商品滞销现象屡有发生的根本原因。”

  孙云开说,对于我市的广大农业生产者来说,首先要密切关注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市场变化,在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种植农作物,实现农产品生产利润最大化;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要注重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周期长、收获期错位的优质种苗进行种植,科学生产、适时上市,从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尤其是经济作物有其特殊性,在对抗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能力较弱,因此在未来的农作物生产领域,规模化、标准化将是大势所趋,只有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农作物标准,实现质量可控,延长产业链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采访札记

  从前年的大葱滞销到去年的西瓜滞销,再到今年马头镇的毛豆滞销,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课堂上,一次次的教训不可谓不沉重,而在教训过后,谁又能保证青椒滞销、黄瓜滞销等事件不再发生。作为媒体,为农业生产和销售鼓与呼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但从市场经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希望人们能够从一次又一次的滞销事件中总结经验,少一点各方此类助农新闻,多一点既丰产又丰收的喜讯。也希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引导,多下工夫,帮助农民群众厘清发展方向,谋划生产销售,让毛豆滞销的事件少发生、不发生。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豆”贱又伤农 怪圈如何跳⊙中考来啦!⊙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金安区强化青少年儿童溺水防范⊙今年我市已累计发放 计生民生资金1488万元⊙我市5园区入选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目录⊙毕小彬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市人大代表市直第四代表小组开展视察活动⊙市政协组织退休老干部开展视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