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旺
朗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朗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为明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下面就来谈谈我对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朗读,教师就要创设出各种有趣的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
1.运用班班通的多媒体资源营造朗读情境。简单直接地让学生接触课文内容,学生不会有太深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教学《水乡歌》,在新课导入时,我运用班班通播放江南风光视频,让学生看完之后谈谈感受。学生们在舒缓优雅的音乐中欣赏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仿佛身临其境。看完之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水乡好美啊!”有的说:“老师,要是我的家住在那里多好,我现在就想飞到水乡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此时,我已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行情感朗读已不是难事。
2.角色朗读,增强朗读体验。在小学低年级课文中,课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却极富童趣。如果让学生揣摩文中角色的心理,演一演,说一说,就会取得极佳的朗读效果。教学《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时,我通过
“风和太阳比了几次,谁的本领大?”和“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各有什么本领呢?”两个问题来引领孩子们去分角色演读,边读边表演,体会风和太阳由开始的自以为是到后面的惊讶。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把风和太阳骄傲自大的心理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这样再指导学生朗读时就水到渠成了。
3.放飞想象,自我创设朗读情境。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如教学《秋游》一文,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让学生们想象:此时此刻,你就在这绿油油的草地上,你最想干什么?你会喊些什么?在充分想象之后,学生们读得有滋有味,好像这时就真的在草地上玩耍一样,快乐之情通过朗读流露了出来。
二、教师的示范引领与学生的榜样激励相结合。
范读是朗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指导方式,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还没有成熟且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因而教师或学生的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和情感美。
1.突出教师朗读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把范读贯穿于朗读指导中。范读的方法多样,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课文来范读,也可以提问后读或在思考之前读。只有通过范读,学生才能领会,提高认识,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激励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朗读训练,我们可以培养一些朗读小能手。在课堂上经常让他们示范朗读,其他学生模仿;在早读时让他们进行领读,加强榜样示范作用,在班级内形成人人都想争做榜样的气氛,班级内的整体朗读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提升学生朗读热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就要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在情境中朗读,赛读等。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要花大力气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将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只有重视朗读,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富有生气。
(作者单位:裕安区江家店镇林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