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万代传

七60200250.jpg

  胡遵远

  第三篇:

  拒绝特殊和享受

  保持平民之本色

  ——金寨籍开国少将王远芬的家风故事

  小事面前,将军也要公私分明

  王远芬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小事,也要公私分明、毫不含糊。

  1955年底,王远芬由安阳军分区司令员调到河南省军区任参谋长,搬家时警卫员误将军分区的一只绿色搪瓷脸盆带到了郑州。一次,他的两个女儿用那脸盆洗脸时被他撞见了。他叫过警卫员,询问原因。警卫员吞吞吐吐说带错了。他听后非常生气,执意叫他捎带回去。警卫员见他的两个女儿正用着那只脸盆,便轻声嘀咕:“一点小事,算了。”王远芬却毫不含糊地说:“小事也应分得清,绝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

  后来,他还追问那位警卫员送去没有,当警卫员汇报已妥善归还后,他才放心。

  险情面前,将军与群众奋战一线

  1959年黄河出现特大洪峰,河南郑州段险情迭出,形势异常严峻。时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的王远芬因从小有病无钱治、战争年代又多次负伤,积劳成疾,身体状况很不好,住进了医院。当他得知广大指战员和群众都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时,他连忙提前出院,赶赴黄河岸边指挥抗洪抢险,直累得哮喘病复发。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他坚决地说:“水情就是敌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们放心,我能挺得住!”他像战争年代一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有我无敌”的大无畏精神,连续多个日日夜夜都奋战在黄河岸边,硬是坚持同广大群众一道战胜了洪峰。

  人生面前,将军始终保持平民本色

  王远芬虽然是我军的高级将领,但始终将自己放在与人民群众同等的位置待人处事。他不管到哪里,总是和群众打成一片,融入到群众中去,嘘寒问暖,拉呱谈心,情同手足。大人小孩都喜欢围着他拉家常,听故事,把他当作贴心人。

  王远芬虽然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生活非常简朴。他常对身边的人说:“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牺牲了,革命胜利后也有许多功臣放弃城市生活、回家种田去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好好工作,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因此,他总是勤奋、忘我地工作着。只要一有空,他就带领全家人和警卫员在房前屋后种植瓜菜或干杂活。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缝补多次的旧衣裳,从不奢侈浪费。他总是要求儿女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珍惜每一粒粮食。

  在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可以经常看到在河南省军区大院里,一位衣着朴素的长者在种菜、栽苗、除杂草……不知内情的人以为他是一位辛勤的老园工,可他却是一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将军。

  1962年12月,王远芬病逝于郑州,年仅55岁。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人们永远怀念这位始终保持布衣本色的将军。 (完)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不应忘却的烈士——杜立元⊙红色家风万代传⊙“绍虞广场”的红色记忆⊙电影童年⊙爱读书⊙端午记忆⊙蜀葵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