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杜鹃美

  戚业胜

  春光灿烂,我的思绪像透亮的雨滴,滴落在皖西杜鹃花上。杜鹃花,联系着故园的根,蕴藏着美好的记忆,安放着深情的乡愁。

  少年时代,家在霍山的小山村,住在湖畔。每逢春回山野,伙伴三五人,清晨便出门,登山越岭赏杜鹃。花山野径,春光引路,满心轻悦,累了,小憩花下;花前留影,循溪探幽,观山论花,成为村游的首选。晌午回村,远眺群山,春风拂面,花朵温柔如歌,鸟语抚慰心灵。这花山、这烂漫,成就了那时无忌的人生,最美花信诗行——皖西杜鹃花,犹如万山彩蝶,汇织饕餮视觉盛宴;又如和煦春风,绘制皖西风物画,让我陶醉憧憬……

  多少年来,在金寨、霍山、舒城的高山峡谷里,在金安的九十里画廊,在裕安的百里茶谷,从罅隙中穿透而来的春风,总会在不经意间,带来山乡的热烈气息。而在杭埠河、淠河、史河——三河流域的绵延山峦,杜鹃花犹如诸多清逸的隐士,不时把它独秀的身影投射在碧翠的山野与河畔之上。

  我曾在“三线企业”的诸佛庵工作。隔山隔湖,十里八乡,都沐浴在杜鹃花与竹海、清流与翠松的温暖怀抱里。东淠河、西淠河,犹如大别山的孪生儿女,在高山峡谷中穿行,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湍急时,河水激荡岸石,滚泄奔腾,形成了天堂寨瀑布群等壮美景观;平缓时,河水波澜不惊,莹碧如玉,悠悠徐行,衍生出佛子岭、响洪甸等高山湖群的柔美景致。在一急一缓之间,具有神性与自由意味的东西淠河,让皖西大地具备了重叠的层次和流动的质感。

  在三河沿线绽放的杜鹃花,聚成了三道绝美的风景,以满腔自信的姿态,向着天空尽力伸出它多彩的花朵;不离不弃地依偎着三河,用自己的倩影,点缀着河水的寂寞。飞鹰、岩石、花朵、白云、蓝天,都在用温情的眼神凝视着碧绿的河水,它们与三河共同在大别山彰显着空旷与高远。亘古奔流的三河,选择了杜鹃花作为自己的依托,把杜鹃花的一树鲜红,作为自己品格的映衬,这不能不说是三河的智慧。有了杜鹃花的点缀,三河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杜鹃花的俊逸热烈和三河的激情交织碰撞,使得皖西山河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

  春天会让杜鹃花隐忍了一年的生机在瞬间绽放,满树的鲜红与艳丽,成就了杜鹃花,成就了它“映山红”与“山石榴”的美称。一树杜鹃花,就是春天里一树绽放的火红和希望。有了杜鹃花娇艳的容颜,皖西大地就有了亮丽的底色。把盎然的生机高悬在枝头,让春天怒放成满目的风景,这是杜鹃花独有的情怀。装点了春天的杜鹃花,把热烈、喜庆与期冀高举,向国人展露它的胸怀。有了杜鹃花的陪伴,一路奔流的三河就不再感到疲惫。在三河穿行的路线图里,始终有杜鹃花“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的大气,号称“千花杜鹃”,有着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奔流,是三条河必须拥有的姿态。而我们的脚步,也需要时常跋涉。这样,我们才能在艰辛的跋涉中,更好地体味到生命的价值和含义。在自然界的选择和淘洗中,杜鹃花从来不肯屈服,它用张扬的热情,托起了春光,托起了希望。大山的荒径坎坷,杜鹃花从不畏惧。一树鲜艳是它亮出的招牌,丛密的枝条是它伸展的臂膀,欢愉的笑容是它升腾的动力。

  在山乡,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会让杜鹃花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情。五星形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蕊的花瓣,让杜鹃花充满了凝聚的象征意味。选择了山乡的杜鹃花,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红土地里,用俊俏大气的容颜,和天地、和山水、和人居,和谐厮守。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闹了春光之后,让人摘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

  有了杜鹃花,山乡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在杜鹃花旁取景、聊天,或是做些手尖上的采茶,是村人的最爱。村庄里的一圈圈杜鹃花,用它的静默付出,温馨了农人的朴素生活。给予、奉献、朴实、隐忍,是杜鹃花的气度,也应该是乡村的气度。杜鹃花始终在提醒着乡村,只有不断张扬美好、摒弃丑陋,才能获得踏实的幸福生活。当一树花朵开始凋零,褪去了原有的繁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它作为药用的历程却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杜鹃花一样,勇敢绽放。

  美丽的杜鹃花始终闪烁于山野,装点于园林,自古博得人们的欢心。唐宋诗人白居易、杜牧、苏轼,乃至清朝的康熙帝等,都有赞美杜鹃花的佳作留世。大诗人李白,谪居宣城,看见杜鹃花,想起了蜀地的杜鹃鸟,触景生情,怀念家人,写下了《宣城见杜鹃花》诗一首:“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从此,杜鹃花、敬亭山因文而名,成为安徽地域的文化符号。

  成年后,行走于大江南北的时光里,我会在心静时,不时念想皖西大别山的杜鹃花。杜鹃花的记忆,其实也是在怀念曾经拥有的山乡生活与气度。那在味蕾上逐渐洇开的淡淡乡愁,那散发着杜鹃花瓣清香的睡梦,陪伴着我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跋涉、前行。

  被杜鹃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杜鹃花的皖西是幸福的。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与故乡明媚春光里的杜鹃花邂逅之后,开始变得坚实,如同我们凝望故乡时的深情目光。

  皖西春日,五百里茶谷,五百里画廊。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皖西杜鹃美⊙白马尖风光⊙童年“牛”事⊙一块会说话的钢板⊙那个透明的人走了⊙微诗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