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科

5月20日下午3:30,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举行总结大会,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茶叶区域优秀品牌评选结果,这是国内最具权威的茶叶品牌评比。我市参评的六安瓜片名列第五,是继1959年获得中国十大名茶之后,再次荣获由政府部门组织评选的中国茶叶十大品牌这一殊荣。
2007年3月27日13时40分,胡锦涛主席向普京总统赠送了由中茶公司精心定制的国礼茶,胡主席介绍说:“这些都是我从小喝的茶。”这四款茶品中,其中一款就是“六安瓜片”。
六安茶素来享有盛名。在唐代叫“庐州六安茶”,名气已经很大;在明代叫“六安片茶”,称为“上品”。六安瓜片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上到皇权贵族、王侯将相、文人墨客,下到升斗小民、渔夫樵客、贩夫走卒,无不为之所动。“六安瓜片”四字,传说为扬州八怪之一大画家、书法家郑板桥用他的六分半体所书,如今已经广为流传,成为六安瓜片特有的形象标志。
记得在张爱玲的《半生缘》中,世钧问曼桢是什么地方的人,她说是六安州人。于是世钧道:“就是那出茶叶的地方,你到那儿去过没有?”曼桢道:“我父亲走的那年,去过一次。”其实,张爱玲的祖父是祖籍安徽鼎鼎大名的李鸿章的女婿,有此关系,张爱玲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懂点六安茶的名头。
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有关六安瓜片的佳话不胜枚举。一八五六年,慈禧太后生下清王朝第八代皇帝同治以后,身价倍涨,受到咸丰帝每月给十四两“六安瓜片”的待遇;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有多处提及“六安瓜片”,特别是“妙玉品茶”一段,贾母因为害怕六安瓜片提神醒目功效明显致使夜晚不能入眠而说了一句“我不喝六安茶”最为著名;解放后,“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
六安瓜片的发源地在皖西六安的裕安区和金寨县,这两个县区都是全国9大将军县之一,有“将军的摇篮,红军的故乡”之称,当年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全面战略反攻的序幕。很多中央领导人,如叶挺、李先念、徐向前、董必武、方毅等曾在六安境内指挥过革命战争。在五六十年代授衔的将军中,皖西以108位开国将军(其中金寨籍59名、裕安籍32位)而名震天下。
为什么要讲这一段历史?因为这段历史跟瓜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就是因为当年有那么多的中央领导人在金寨、裕安境内指挥过革命战争,他们也会经常喝到瓜片,特别是裕安的女婿刘伯承元帅和他的夫人汪荣华,当然爱喝六安瓜片了!所以自然而然地,他们也会把瓜片带到北京,带到中央。
周恩来总理生前最喜欢喝的茶就是六安瓜片,最先是由叶挺将军送给他的,特别在总理生命弥留之际他还对身边的人说:“我想喝点六安瓜片。”解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六安瓜片都被指定为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特供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常把它作为款待外宾的佳品。
安徽著名茶人程耀恺曾在自己的散文里,记录了当时外地茶商来六安购茶时的喜乐场面:六百年来,每到清明茶季,茶商就麇集到一个叫麻埠街的山镇。茶客一到,小镇犹如桃花春汛,一夜之间就沸腾起来。
一代文宗梁实秋在《喝茶》一文里说:“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气息扑鼻”。
因此,品赏六安瓜片,既可闻香、观色、品味、览形,欣赏书法,回忆文人雅事,还可追忆伟人情怀以及金戈铁马的征程,一片小小的瓜片实在承载了太多的自然物华和历史人文,着实让人痴迷!
作为历史悠久的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地理标志注册以后,在首届中国国际(芜湖)茶叶博览会上,六安瓜片以一两拍出四万六千元的天价,夺得“茶王”桂冠,从此身价倍增。
古人曾一边品茗一边低吟,“六安茶为天下第一”,“七碗清风自六安”,使“六安瓜片”成为六安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无形资产。文章千古事,唯有故人知。五百里茶谷,正式启航。现在,我们正在打造“六安茶谷”大文章,既有发扬“六安瓜片”这一传统名牌为人类作贡献的历史责任感,又有转型创新、绿色发展让六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责任感。
六安瓜片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更是一种遗产,一种财富,已成为六安人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它让世界许多地方的人们了解我们这块飘香的土地,迷恋这千年不散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