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红土地 唱响旅游富民曲——我市加快推动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董先锋

国家红军广场.JPG

横排头景区 裕安区.jpg

天堂寨.jpg

万佛湖 俯瞰.jpg

  假日旅游荣登国家旅游局“红榜”,万佛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际水上扁带大师赛成功举办,旅游推介会将“青山绿水·休闲六安”推向全国……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连续实施加快旅游业发展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跨越,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拥有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5家,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其中5A级景区2家;拥有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旅游强县4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8个。今年一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988.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3.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6%、32.17%。

  大格局开发“望得见的山水”

  景区“游得好”。我市以景区创建为抓手,着力打造建设以天堂寨、万佛湖、白马尖、霍邱两湖、六安中心城区及城郊为核心的五大旅游园区,其中天堂寨、万佛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逐步串联融合以红色革命、绿色生态、古色文化、金色农事、美色风光“五色”为主题的景点、线路。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十一”假日旅游“红榜”中,万佛湖景区荣膺“全国旅游市场秩序最佳景区”。项目“谋得远”。“十二五”以来,全市共谋划旅游项目700多个,总投资达500多亿元,建设旅游项目300多个,累计投资达300亿元以上。其中,六安茶谷项目覆盖5县区48个乡镇、5大水库,面积达6100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区、大别山湖群国家旅游休闲区。今年,全市实施重点旅游项目146个,计划总投资138.53亿元,截至3月底,已完成投资29.31亿元,投资额度位居全省前列。围绕承担的国家试点任务,扎实推进旅游厕所革命,2017年计划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0座,已建成45座,完成投资700万元。该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市。交通“行得畅”。围绕全域旅游建设,结合旅游资源分布和产业特点,重点培育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六安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六安城区历史文化长廊4条精品线路,其中,大别山旅游风景道被列为25条国家风景道之一。实施旅游交通干道畅通和重点旅游区道路改造升级工程,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为主骨架、以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和县乡道路为支撑、以农村公路网络为基础的外通内畅旅游交通体系。其中,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全长259.02公里,连接了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等7个红色景点以及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等15个景区,受益群众达50多万人。

  大手笔营造“记得住的乡愁”

  依附景区发展“农家乐”。鼓励4A级及以上景区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创建星级农家乐,实现山上游玩、农家吃住,湖中游玩、岸上吃住。目前,已在天堂寨、万佛湖、皖西大裂谷等景区周边形成农家乐集群。注重挖掘农家乐特色化品质涵养,以“大别山的问候”为主题,重点打造一批养生小院、茶谷小院、田园客栈,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如,2016年天堂寨镇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达8000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政府引导打造“示范点”。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星级农家乐156家,农业观光采摘园60个,其中,五星级农家乐42家、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9个、“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23个,总数居全省前列。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建设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实现安置、安业双赢。如,金寨县通过小南京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打造吴家店华润希望小镇、麻埠桂花村等30余个“袖珍型”精品村庄和乡愁景点,辐射带动周边近千户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龙头带动成立“互助社”。鼓励和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协会等社会组织,探索农家乐协会+农户、专业互助社+农户、村民委员会+景区等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新模式,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如,金寨县小南京生态农庄流转农户土地2000亩发展乡村旅游,农户以房屋入股参与分红,企业自筹资金3000万元用于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房屋立面改造,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带动75户脱贫,户均年增收27000元。

  大视野融合“留得下的乡情”

  做好“红”文章。以大别山精神和淠史杭精神为主题,着力打造全国红色精神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地。保护开发金寨红军纪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等红色遗存资源,启动金寨县红色旅游5A景区创建工程,激活红色基因,加快构建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域。开展红色旅游景区质量提升行动,先后建成4A级红色景区7家,3A级6家。2016年,全市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0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亿元。做足“绿”文章。立足本地山水美景资源,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研学、康养、休闲旅游基地。其中,大别山主峰景区被授予“安徽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天堂寨景区被命名为“安徽省首批研学旅行基地”。承办全国登山健身大赛、ITF国际男子网球公开赛、国际信鸽超级大奖赛、万佛湖环湖健身走等国际、国字号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山水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带动旅游发展。2012年以来,连续举办五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安徽旅游品牌,登榜“安徽旅游品牌100强”,进入旅游节庆类前五强。做活“古”文章。开发非遗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助力旅游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整理挖掘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民俗类等非遗项目50项,其中国家级5项,兴办非遗传习基地13个。传承发扬舒席制作、六安瓜片制作、迎驾贡酒传统酿造等传统技艺,成就独特旅游文化符号;开发创新金寨丝绸、霍邱柳编、六安一品斋等富有地域特色产品,创意旅游艺术精品;擦亮“六安古八景”名片,恢复城市记忆,提升旅游品位。

  大战略帮扶“富得了的村民”

  长远发展有政策。我市先后制订《六安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程、星级农家乐评定规程等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市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该市7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获得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资金700万元支持。通过景区定向精准扶贫模式,解决贫困户就业和自主创业问题。如,舒城万佛湖景区与周边乡镇协商,每乡镇选择贫困户10多户,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参与景区经营管理服务,销售农土特产品、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增加其收入。长效发展有平台。搭建智慧旅游平台,打造网上虚拟旅游,与阿里巴巴、京东、蜂狂购等电商企业合作,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建成投入95万元的大数据监控平台,全市4A级以上景区、部分3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店、旅游集散中心等实现免费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50%以上。六安旅游官方微博荣获“安徽年度影响力旅游微博”称号。长久发展有产品。按照“一地一品”要求,加大对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和纪念品、特色手工艺品的开发扶持力度。支持建设集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旅游装备产业基地。开展旅游商品进商场超市、宾馆酒店、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车站、旅游景区的“五进”活动,其中15家商品企业被认定为安徽省“五进”活动示范点。推进各县区特色旅游街区创建,霍山县玉石街被评为首批安徽旅游商品特色街区。2016年,迎驾贡酒、六安瓜片、徐集花生糖等19种旅游商品入列“安徽特色旅游商品”“安徽必购旅游商品”名单。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青山绿水红土地 唱响旅游富民曲——我市加快推动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