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院卒中中心:卒中救治新模式

  张兰青

  当前,脑卒中多发,业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今年初有大数据显示,我国卒中疾病负担严重,堪称全球卒中重灾区。在过去30年里,我国卒中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卒中防范与干预已经刻不容缓。

  让每一位卒中病人都能得到积极合理的救治,是医者若干年来不懈的追求。但现实却远不理想。脑卒中救治时间延误严重,脑卒中公众教育缺失严重,脑卒中救治技术推广与实施困难重重。在现实中,大部分的急性脑卒中都未能获得更为具有针对性、更为实效的治疗策略。据统计,市二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从发病到就诊时间(OTD)平均2.8天,距离溶栓治疗6小时的时间窗相去甚远。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仅有2.59%,即使在符合条件的时间窗内的病人选择溶栓治疗的也仅占到11.54%,也就是说每10位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病人中基本只有1人最终接受溶栓治疗。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2015年5月,中国卒中学会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卒中中心建设推广工作,并出台了建设标准和建设指南。2016年10月,由神经内科牵头正式启动了市二院卒中中心申报和建设工作。申报之初,神经内科对医院卒中处置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空间资源及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市二院各方面条件基本符合卒中中心标准。

  申报成功后,遵照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神经内科从四个方面积极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首先,积极达成共识,促进临床诊疗服务规范化,将指南切切实实应用于诊疗实践之中,让病人拥有更多的服务实惠,获得更高的满意体验。其次,通过多学科协作,推动卒中绿色通道形成和优化。目前神经内科已经具备对急诊脑卒中病人进行24小时常规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使得神经内科卒中救治水准比肩国内先进行列。再次,组建卒中志愿服务团,加强卒中科普宣传,让公众拥有更多卒中防治知识,当卒中来临时能够积极应对,理性选择救治方案,减少时间延误,减少疾病危害。最后,完善卒中数据收集、统计与管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掌控指导卒中救治实践,提升更为科学合理的临床处置能力。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和潜心等待,大家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中国卒中学会对市二院的建设工作表示认可,授予了“卒中中心”牌匾和“红手环志愿单位”牌匾。

  目前,市二院神经内科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日常诊疗工作有序、严谨、务实而且富于开拓精神。今后,将在卒中防治理念传播、应急处置、技术培训、学术研究和临床诊疗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相应工作,为众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音。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为校园安全“拧紧弦”⊙女孩莫名患癫痫 新手段找准“痫根”⊙图片新闻⊙文⊙骨科中心: 加强队伍建设 促进技术发展 ⊙唐瑭获卫计系统 “家风建设”演讲赛二等奖⊙图片新闻⊙市二院卒中中心:卒中救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