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在位于霍邱县长集镇钱店村的安徽丰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育秧厂房里,企业技术总监周益良手中拿着一盘育龄25天的秧苗盘,正在向前来观摩的省市农科专家和种粮大户代表们进行详细介绍,只见他突然将手中的秧苗盘抛向空中,而落地后的秧苗盘却完好无损,引起了大家的不住赞叹。
当日,我市农科院会同国家麻类产业体系六安实验站、省水稻产业体系六安实验站联合举办的麻纤维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观摩活动在霍邱县长集镇举行。参加观摩的农科专家和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先后来到麻纤维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工厂、大棚和田间地头,实地体验了一张薄膜给水稻育秧及种植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们目前采用的这种麻纤维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相对过去的有机质育秧,虽然每亩水稻田增加了10元左右的成本,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培育的秧苗根系发达、活力强,盘根牢固不散盘且起秧、运秧、装秧和机插效率都有大幅度提升,实际可节本增效110-160元。”
“采用麻纤维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培育的秧苗不仅根系盘结力强,发达、健壮,而且秧苗插后返青期短,在插秧过程中的秧苗浪费少,同时麻育秧膜具有麻等植物纤维制成的特性,对土壤完全没有污染,具有极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观摩活动现场,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副所长王朝云告诉记者,由他和团队利用麻等植物纤维研制出的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国内外都属首创,自2011年开始在全国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以来,已在湖南、黑龙江、湖北等十多个省市水稻产区大面积应用,一场育秧技术领域的“革命”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