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弘扬大别山精神系列谈之四

  本报评论员

  1921年,烟雨蒙蒙的嘉兴南湖,13位先驱冒着生命危险低沉而饱满地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炎黄子孙理想归一,有了指引前进方向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从此,我们的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赶走列强、建立新中国,艰苦奋斗、实行改革开放、勤劳致富奔小康。

  六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大别山区人民一直坚定地追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和改革开放时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永跟党走,是大别山精神的永恒主题,是六安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思想保证。

  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见证了六安人民群众不屈不挠、永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坚强足迹,在党的领导下,六安人民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到人民的解放事业中。1922年,大别山区就建立了党组织。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区相继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组建了49支主力红军队伍,其中金寨就组建了11支,位居全国第一。在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的艰难时期,一些被分散安置的红军战士,对党、对军队依依不舍,一直从金寨跟到川陕。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被敌人分割包围的情况下,红28军依靠大别山区人民的鼎力支持、主动配合,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拼搏奋战、辗转迂回,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住了革命火种、保存了革命实力、实现了大别山上的革命红旗永远不倒。在大别山区,有很多整村整庄、整个家族都参加革命、血洒疆场的红色典型,有很多家庭一家几代都参加了红军,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前仆后继、英勇献身。在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走向胜利历史进程中,六安军民不管形势多么险恶、斗争多么残酷,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始终坚信革命事业必胜。

  紧跟党的步伐,响应党的号召。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六安人民前仆后继,百万群众参军参战,30多万儿女英勇捐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物资匮乏、设备落后的条件下,六安人民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依靠肩挑手抬建成了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创造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华东生态屏障区和全国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六安人民牺牲发展速度,先后实施大规模的护林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踩准鼓点 奏响强音——霍山县强力推进“五大发展”纪实⊙课间展才艺 减压迎高考⊙市政协召开 四届五十次主席会议⊙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市转办第二十五、二十六批信访件⊙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弘扬大别山精神系列谈之四⊙孙云飞在裕安区调研脱贫攻坚时强调突出产业扶贫坚持综合施策⊙毕小彬主持召开 市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毕小彬在参加市政府办第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并作党课报告时强调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下符桥镇一蔬菜大棚基地扶贫项目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