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新湖烟波浩淼——“采风淠史杭”大型采访采风活动见闻

  本报记者 王元军

  5月23日,“采风淠史杭”大型采访采风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淠河灌区渠首——横排头枢纽和连通淠河、杭埠河水系,实现江淮沟通、南水北调的淠史杭灌区最长的渡槽——将军山渡槽进行采风。

  皖西自古多灾多难,这与它的山川地势有关。这里有流入淮河的淠河、史河和流入长江的杭埠河3大河流,但这3河均是河床低洼,两岸多高岗丘陵。天旱时,3河很难进行自流灌溉;而一旦连日阴雨,河床积水,排流不畅,又容易发生涝灾。这就陷入了“旱时盼水水不来,涝时恨水水不走”的悲凄境地。横排头枢纽位于苏埠镇境内,以长500米,高7.75米、设计泄洪流量8400立方米每秒的溢流坝横卧于淠河出山口处,拦蓄上游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及水库以下至渠首4370平方公里来水,通过设计流量为300立方米每秒的5孔进水闸引水入淠河总干渠,灌溉六安、合肥两市10个县(区)的660万亩农田,为300万城市人口提供饮用水源。1958年8月19日,淠史杭灌区的兴建在横排头开挖第一锹,经过一年多的时间,1959年横排头枢纽引水灌溉。今天的横排头枢纽工程已形成集湖光山色,人文风貌和水工程景观于一体的“全国水利旅游风景区”。想起当年建设横排头渠首时的情形,今年79岁的老人李恩波仍然记忆犹新。

  李恩波是阜阳市颍上县人,1958年,当时年轻力壮的他毅然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横排头参加渠首工程建设,从此,他和横排头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在横排头枢纽工程管理处退休的他,回想起当年建设的场景,十分感慨。“过去我们来这里的时候,就是老沙河和荒滩。大家整天都在工地上,用十字镐、独轮车等简单的工具,肩挑手抬,克服种种困难,吃住在工地上,战斗了一年,终于把渠首工程建好了。”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李恩波,如今的横排头,人工新湖烟波浩淼,水接云天;淠河故道白鹭翻飞,牧歌悠扬。

  将军山渡槽是淠史杭灌区最长的渡槽。渡槽全长874.7米,16孔,单孔净宽50米,设计流量23立方米每秒,犹如长虹横跨在丰乐河上,引杭淠分千渠之水灌溉金安区境内10万亩农田,连通了淠河、杭埠河水系,实现了江淮沟通、南水北调。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城有文明气自华⊙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付新安到霍山县调研精准扶贫及茶谷建设⊙“百企帮百村”三年扶贫行动显成效⊙纪念淠史杭开工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暨“采风淠史杭”大型采访采风活动启动⊙图⊙人工新湖烟波浩淼——“采风淠史杭”大型采访采风活动见闻⊙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市转办第二十三、二十四批信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