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驱动审判工作新“引擎”——舒城县法院加强文化“五室”建设侧记

  何流

  走进舒城县法院审判综合大楼,一幅幅蕴涵着深刻司法文化内涵的法律箴言、廉政警言警句端挂于过道内、墙面上,发人深省;一句句耐心细致的解疑答惑,一项项细致入微的服务设施,无不在致力于增添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获得感”。这是该院文化建设的缩影,更是文化建设对法院审判工作的反哺。

  2015年,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第三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该院一张闪亮的名片,法院文化已成为该院近年来各项工作持续发展的“引擎”,既擦亮了审判执行工作的“品牌”,又推动了该院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高站位谋划法院文化建设

  近年来,舒城县法院结合司法实践,将本院的工作实际导入文化建设工程,凝炼出了“政治建院、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人才兴院”的“二十字”发展总体思路。围绕这一思路,着眼于建设学习型法院的目标,进而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方位辐射到审判业务、队伍建设、基础建设、机关党建、文化生活,直至参与和服务辖区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把法院的文化建设丝丝入扣地与县情、院情、案情深度融合。

  2016年,在上级法院的部署和指导下,该院在新建成审判业务综合楼内设立荣誉室、院史室、廉政教育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文化“五室”,打造驱动审判工作新“引擎”。

  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五室”?怎样建设文化“五室”?如何通过文化“五室”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促进法院各项工作开展?这是建设文化“五室”的核心问题,也是舒城县法院面对“命题”时所认真思考的。该院王成涛院长表示,文化“五室”建设是提升法院文化软实力的载体,不能简单把它做成形象工程,要以让干警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建设文化“五室”。

  为突出文化的引导性和实用性,该院在审判综合楼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区开辟不同的展示版块,集中展出古今中外各种著名断案方式、礼让诚信故事、箴言警句和典型案例,“展示这些,用意就在于鼓励法院干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开展工作,劝导当事人以和为贵、文明礼让。”该院副院长祝世俊如是说。

  以文化建设推进司法审判

  文化“五室”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后,该院干警每周都坚持自行到文化“五室”参观学习,然后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开拓思路,讨论研究工作方式方法。

  实践证明,通过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加强,舒城县法院各项工作呈现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该院副院长傅代玉认为,随着案件数的逐年上升、案情复杂等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这就要求法官不断调整和提高办案理念和办案技巧,通过文化“五室”,学习借鉴一系列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审判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对于提升法官的日常审判工作效率和质量大有裨益。

  “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驰而不息推进的工程。”该院政治处廖克武主任说,今后,该院将以获得全省法院文化“五室”建设先进单位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历史传承的法治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绿色文化,创新载体,完善形式,丰富内容,探索建立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五室”在服务干警、服务群众、服务法治的效用功能,为提升队伍素质、促进审判工作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打造驱动审判工作新“引擎”——舒城县法院加强文化“五室”建设侧记⊙多元解纷“舒城模式”在全省交流 ⊙图片新闻⊙强化调解手段 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私设电网捕野味致人死亡被判刑⊙和谐计生温暖百姓心⊙市法学会做好 在押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市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机构自查自纠⊙精准扶贫落地生根张正武 陈孝军 记者 徐有亭⊙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