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不要忽视市场的“动物精神”

  盘和林

  针对前期银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5月12日表示,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银监会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要开正门,不走旁门,目前的工作还处于摸清底数的阶段,银监会在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4个月至6个月的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

  今年3月底至4月12日,短短两周时间里,银监会密集出台了7个文件,剑指市场乱象,强化银行业风险管控,促进银行业去杠杆。4月7日,银监会梳理出10个问题,要求银行以法人为单位,对照这一“问题菜单”,自查自纠,实现组织机构人员全覆盖,业务全覆盖,产品全覆盖。在此背景下,整个银行业都陷入“合规”的紧张气氛。

  市场也对监管政策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上证综指、深证成指连续5周下跌,创业板指数连续两周下跌。此外,今年以来,在央行实施“中性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都陆续出台了“强监管”政策。

  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实事求是地说,之前的金融创新及高速增长确实积累了不少的金融风险,因此中央从去年底以来,强化了防控金融风险的政策要求。银监会梳理问题并进行整治,是十分必要的。

  “动物精神”是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何为“动物精神”?简而言之,它就是人类经济决策的非理性。信心是否充足、公平感、腐败和欺诈、货币幻觉以及作为人们参照物的“故事”,都是动物精神的具体表现。人类的经济决策并非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那般理性和简单,其复杂的心理因素才是整体经济动荡不安的根源。

  从金融业的“动物精神”和“羊群效应”的角度来看,市场“误解”银监会的正常监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不要忽视市场投资者的“心电图”即市场情绪,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处置风险的风险”。

  此次,银监会对市场情绪的“安抚”,透露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里“善意监管”的明确信号,更实实在在地保障了银行业务的稳定。这更警示我们,今后监管者在制定与执行政策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市场的“动物精神”。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巩固创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西藏措美县基层文化交流团来我市⊙城南镇切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乌龙镇念好脱贫“四字经”⊙帮村帮户帮出精气神——舒城县柏林乡百企联村帮扶侧记⊙了解家乡历史⊙大山深处的勘探者——记省劳动模范方明⊙金融监管不要忽视市场的“动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