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红”香椿背后的故事

  何道来 本报记者 黄雪彦

  “如丝香椿嫩雨前,开后不忍伤牡丹。君若有心恋佳人,阙红一片转水湾。”

  “马鞍山下转水湾,红油香椿遍山前;清明时节嫩芽出,根根香脆入玉盘;转身唤来陈年酒,难得酱香春意暖;四季风景美如画,绿水环村带笑颜。”

  继2017舒城转水湾首届香椿采摘节后,不少喜欢创作的文人墨客通过摄影和写诗等方式,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个小山村为何那么受欢迎?一个小山村为何能举办那么大规模的活动?村民通过香椿致富,又能走多远?带着一系列疑问,近日,记者再次走近转水湾村,探访香椿背后的故事。

  据当地村民介绍,3年前,转水湾村本是阙店乡一个不起眼的村,南有马鞍山,北有杭埠河,中间被舒庐干渠阻隔,虽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可农业生产一直是一家一户粗放式经营,村集体经济是一片空白,不要说带领村民致富,就连村集体正常开支都难以支付,转水湾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转湾村来了一位下派干部——来自省编办的王许,他和村两委一班人,以及村里的老党员、村民代表一起,认真谋划转水湾村的未来,他们坚定走产业富民之路、走产品创新之路、走乡村旅游之路、走绿色发展之路。确立香椿、菜籽油、黑毛猪、土鸡蛋等生态种养业作为富民产业的重点,围绕香椿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开展深加工,创新产品,打造“阙红”牌香椿酱、香椿头,培育龙头,拓宽电商销售,积极走出一条以香椿为主导产业的,融合农业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乡村发展之路。

  培育发展香椿产业。香椿种植是该村一个传统项目,以前种的野香椿,面积小、品种杂、产量少、效益低。该村确立香椿为主导产业以后,积极与安徽农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对接,引进种植红油香椿新品种,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多名专家来村开展技术指导,推广香椿种植新技术。当年,转水湾村就扩大香椿种植基地800多亩,生产的香椿头成为市场上的俏销产品,让香椿成为转水湾村的第一大产业。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该村成立了多家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香椿种植大户,通过他们辐射带动村民种植香椿。3年来,全村已发展香椿标准化种植基地3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的2000多亩香椿种植。

  为推动香椿产业发展,该村创新思路,成功申报香椿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阙红”商标,并在前期拓宽市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委托专业公司代加工香椿酱。后期引进了安徽玖宏农业有限公司,采用企业+集体+农户模式,在本村进行香椿产品深加工,积极研发香椿酱、香椿榨菜等香椿深加工产品;通过举办产品推介会、香椿采摘节,参加杭州商会、合肥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宣传推介香椿产品;通过产超对接、电商销售等渠道,拓宽营销市场。

  有了产品和商标,该村把发展的目标定得更高、更远,围绕香椿产业,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谋划实施了香椿扶贫产品体验园项目,建立了500亩香椿产业核心基地,配套建设了3500平方米、集农家乐、住宿、会议于一体的旅游体验设施,让来转水湾村休闲旅游的客人们,有了家的感觉。积极围绕该村地界的马鞍山、舒庐干渠、杭埠河,做活“山水文章”,配套建设了松林、竹海、天上塘、油菜花海等景点,主导香椿产业正在与当地的民宿、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转水湾村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村”、“六安市首批乡村旅游创客扶贫示范基地”等称号。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该村共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

  如今,转水湾的“阙红”香椿,已走进了合肥、六安等地的批发市场和超市,香椿头、香椿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16年,该村大部分香椿种植户较上年增收2000元以上,其中12户收入超过1万元,新鲜的香椿头年产量达到200多吨,“阙红”香椿酱年销售量达10万瓶,香椿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仅富了村级集体经济,更是富了一方百姓。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城归族” 激活农村经济“一池春水”⊙“阙红”香椿背后的故事⊙精准扶贫要用好“城归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