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行

在家乡农村工作的弟弟要到省城出差,顺便要来看看我。我在长途电话里再三嘱咐他:“千万别带烧鸡卤肉之类的荤腥,你大嫂只想要几斤小米面。”
弟弟来了,果然只带几斤小米面。他说:“这东西稀罕了,找了几家才找这么一点。你们城里人真怪,这小米面是粗粮,我们吃它的时候,你们吃大米白面;我们熬了过来不吃它了,吃大米白面了,你们却要吃粗粮,说是什么‘黄金搭档’。吃菜也是这样,过去我们吃素菜,你们吃鱼肉;现在我们吃肉了,你们却说血脂高,要吃野菜减肥。咱们家乡聪明的种菜大户得到这个信息,及时抓住机遇,在大棚里专门培育野菜,一车一车往大城市里送,都卖好价钱。”
弟弟说的是实话。由于生活的改善,城市与农村又出现了差距。
困难时期,小米面作为粗粮曾帮我们渡过了难关,生活条件改善了便疏远了它。如今,它在家人的思念中又将返回饭桌。老伴也得以“重温旧梦”——烙饼本是她的强项,全家迁入省城后,已是太久不做了。
几斤小米面顿时使老伴来了精神,在厨房燃气灶下找出来铁鏊子,那上面已沾满油灰。搬进省城,早点都是上街买烧饼油条,从未烙过饼。这只铁鏊子已下岗多年,小米面来了,它又将重新上岗,投入火热的生活。
老伴不让任何人插手,唯恐破坏了她的杰作。她先把小米面倒进瓷盆里,掺入少许白面后加水和匀,然后擀成一个个加上油盐的圆圆的黄面饼,待鏊子烧热后,把饼子均匀地贴上去。转眼间,一个个黄面饼鼓起了大泡,并向外喷吐热气,家中三个房间里顿时溢满诱人的香味。那顿晚饭只有一个菜:雪菜炒肉丝。平时孩子们吃这个菜,总是只挑雪菜,而对带点肥油的肉丝不屑一顾。有了又香又软的黄面饼,情况发生了变化,争抢着用饼去夹菜,也不管那肉丝是肥是瘦了。大儿子从热鏊子上拿下饼子就吃,嘴被烫得吸吸溜溜地直呵气,吃完后才忽然发现:忘记夹菜了。女儿进来,说是在机关食堂吃过饭了,但看到别人吃得又香又甜的样子,也摸过一个饼子夹起菜来,咬了一口便一发而不可收。一向挑食的小儿子,吃着一个,拿着一个,还看着一个,说:“明天还这样吃。”
老伴忙完之后,坐在一旁微笑着,静静地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