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雪彦 文/图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余年,尤其擅长急诊抢救和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他,就是吴姚,是安徽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的第一批男护士,也是六安市人民医院历史上第一位男护士长。有人说:急诊医护人员已经见惯了生死,变得麻木了,而吴姚说,其实他们只是来不及悲伤。
谈起当初为什么选择护士专业,吴姚说:“那完全是机缘巧合,误打误撞进入了安医大的护理专业。”入校后的吴姚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专业,他决定跟着南丁格尔前辈的誓言奋斗终身。
2008年,吴姚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没想到,这一干就是近10年。进入急诊岗位,来了急救病人,吴姚总是冲在最前头,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得到了快速成长,很快成为急诊科护理骨干。尽管工作繁忙,工作之余,吴姚也不忘自我提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皖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担当授课老师。同事们都喜欢向他请教医学专业知识,他也总是耐心地和同事们讲解。2013年,吴姚曾以312分考入了安医大护理学院的研究生,但由于名额的限制需要调剂到其他专业,他经过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放弃调剂,选择留在了急诊,留在了护理岗位上。正因为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与好评。2016年初通过竞聘上岗,吴姚在众多护理同仁中脱颖而出,成为市人民医院建院以来第一位男护士长。
急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一个无硝烟的战场。这里每天均要接待上百名的急诊患者,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着生与死的搏斗。特别是团圆的春节,放松的假期,寒冷的冬夜,在别人享受快乐、安详的时候,急诊的工作强度反而更强烈。
记得那是吴姚刚当上护士长的第一个春节,为了能让科室的同事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从年三十开始,他每天坚持值夜班。有一天的早晨六点多,天刚蒙蒙亮,刚刚收拾好抢救室的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在走廊上巡视着,这时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家用手扶着腰慢慢地向他走来,说自己半夜起床准备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腰。经过一番询问,吴姚决定,先给老人测量一下血压,再做一个心电图,排除一下心脏方面的疾病。虽然心电图显示并无异常,不过老人家一直说自己不是很舒服。此时已接近七点,于是,吴姚建议老人先去留观室暂时观察一下,等待天亮时挂号。就在他准备扶老人去观察室的时候,吴姚细心地发现老人的头上在微微冒汗,他立马意识到老人的病情可能不简单。二话不说,吴姚立马联系上了内科医生,给老人安排了胸腹部CT检查,结果令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那是一种非常凶险的血管性疾病,就像人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激动,甚至打一个喷嚏,都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瞬间死亡。”吴姚告诉记者,后来,由于就诊及时,老人得以健康出院。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吴姚告诉记者,“识别”危重病人是急诊护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很多患者来了之后并不能立刻给予诊断,哪怕是做了所有的检查,而急诊护士的责任就是如何识别危险,你识别了一个细微的病情变化,就有可能挽救了一位患者的生命,避免了几个家庭的痛苦,这就是急诊护士的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忆过去,吴姚说,自己很庆幸当初的阴差阳错,也正是因为此,他才重新认识了护理岗位,也深深爱上了护理事业,他为自己是一名护理工作者而自豪,是一名急诊人而骄傲,这条路他将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