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是我崇拜的电影演员之一,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的第一代著名表演艺术家,在70年从影生涯中,塑造了许多英勇、机智、刚毅、奔放的艺术形象。他在《桥》、《山间铃响马帮来》、《青春之歌》、《暴风骤雨》、《戴手铐的旅客》等影片中塑造的银幕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观众,成为新中国影视史上不朽的经典。
大江东去浪淘沙。在《大浪淘沙》中于洋扮演耿直、倔强,勇于追求真理,愿为真理而献身的革命青年靳恭绶,他为报父仇,杀死恶霸,逃离家乡,报考军校。在赵教官的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影片中几个性格各异、志趣不同的青年在革命的大潮中,有的坚强,有的颓废,有的变节。于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追求革命、不断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演得真实贴切,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
《暴风骤雨》也是他的成功之作,土改工作队肖队长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把当年参加土改时见到过的几个工作队长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经过艺术加工,熔铸到肖队长的形象中,把自己当年饱含深情访贫问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队长与贫农赵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语言和动作真切自如,在肖队长这个形象身上显示了于洋那种刚毅、深沉、真挚、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
《英雄虎胆》是他的成名作。于洋塑造的这个角色有两种身份,所以在把握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上,于洋举重若轻,不愠不火,例如李汉光夫妇考查曾泰,有意安排女特务阿兰与他跳伦巴舞的那场戏,曾泰逢场作戏,不卑不亢,消除了敌人的怀疑,但对独眼龙的哥哥扮演的我军被俘人员的苦肉计,曾泰一眼看穿,果断将其毙命。于洋演得逼真可信,难怪有人说他演得比土匪还土匪。
80年代初,宝刀不老的于洋出演《戴手铐的旅客》让我们再次看到老艺术家表演的魅力。他扮演的老公安刘杰在诬陷流亡的过程中与真正的凶手苏哲斗智斗勇的故事,再现了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一曲“驼铃”唱遍了大江南北,让人们在“送战友,踏征程……”的歌声中,记住他那威武高大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