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凤 本报记者 鲁艳艳
金寨县张冲乡山林茂密,郁郁葱葱,那满山的翠绿,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
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动脑筋在毛竹林里种出了“黄金”。当然,种的“黄金”并不是黄灿灿的金子,而是一种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等功效的中草药——黄精。近日,记者来到张冲乡的山林,只见一片毛竹林下种了不少叶状似竹的黄精,青翠碧绿,伸枝展叶,长势喜人。
张冲乡有着5万亩毛竹园,毛竹储量1000万株,是远近闻名的“毛竹之乡”。近年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市场价格下跌的影响,群众伐竹售竹的积极性越来越低,面对丰富的毛竹资源产生不了效益,群众不能增收的窘况,乡党委、政府实施开发“一竹三笋”工程,利用现有资源促进竹农增收和发展产业,全乡已实施了2000亩“一竹三笋”竹园改造工程,竹产业的发展有所改观。近日,随着脱贫步伐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张冲乡 “一竹三笋”竹园里多花黄精扎根破土,助力脱贫攻坚。
竹林下套种,可以让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当地的竹农告诉记者,每年两次采挖笋,使竹山土壤松散,容易导致水土流失。这几年大家也想了不少办法,但效果甚微。黄精是多年生草本药材,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特别是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是养生祛病佳品。该药材生长快,周期短,利润回报高,也能够保持水土流失,是一项当前群众脱贫致富很好的发展项目。张冲乡党委、政府瞄准这一颇具前瞻性的特色产业,决定因地制宜种植多花黄精这种名贵中草药材。经过实地论证,由政府出资,果断采购了金寨森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50万元的黄精种苗,向该乡有山场资源、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投放,发展黄精种植项目。多花黄精容易种植,须根发达,生长周期长,不仅能有效固土,改善林下生态环境,还能够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
金寨森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海贵告诉记者,企业在“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价格回收”的基础上,全力支持该乡发展黄精种植。在提供优质种苗的基础上,积极向该乡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该乡农户签订了每公斤8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让群众发展有信心,买卖能放心,增收保舒心。“基地负责技术培训,农户种植中药材,公司通过推广种植、统一收购、二次返利等方式,目前在金寨县已经辐射带动周边黄精种植3万亩,逐步形成中药材特色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黄精的特性是喜阴、耐寒、怕干旱,尤其喜欢在阴湿气候条件下生长。针对这一特点,张冲乡充分利用“一竹三笋”竹园中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生长环境,在技术人员的分村指导下,精心选址,合理套种,按照成熟的技术要领进行现场培训,全程做好跟踪管理服务,以科技手段确保种苗成活率。
今年以来,在张冲乡党委、政府的主导下,森沣公司与当地群众实行了“手拉手”式的共同发展模式,前期由政府出资采购的3万公斤种苗可发展黄精200多亩,带动100多户群众发展。据初步测算,该批产品采收后,按照最低亩产75公斤和最低每公斤8元的保护价计算,户均年增收3000多元。且黄精是多年生植物,一经生长成熟后,群众可多年受益。该乡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竹园套种中药材黄精,可以看到一条新的路子,这两年,我们还会继续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带动辐射农户种植黄精,争取打造标准化的种植示范基地,探索生态经济双赢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