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越“玩”越大——舒城县体育产业渐成县域经济增长新亮点
武玉宝 本报记者 黄雪彦
“群众体育创品牌、竞技体育上水平、体育经济成规模。”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相继融合,体育产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新亮点。近年来,舒城县高度重视和培育体育产业发展,始终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积极主导,深入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体育+旅游,助力旅游品牌打造。2016年,万佛湖成功申报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此五A景区的背后,多项体育活动功不可没。它们不仅带动了万佛湖周边餐饮、住宿、休闲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为宣传万佛湖、提升万佛湖旅游品质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舒城按照旅游富县战略,每年均在万佛湖举办1—2次大型活动。万佛湖国际龙舟邀请赛、亚洲铁人三项赛、中外大力士邀请赛、全国库钓大赛、环万佛湖汽车拉力赛等大型群体活动的举办,使万佛湖一步步走向世界。特别是连续九届省直机关环万佛湖健身走活动、连续三届万佛湖全国库钓大奖赛等活动的开展,更是有力推介了万佛湖,为舒城融入“一圈一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万佛湖创建5A级风景区创造条件。2015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夏令营,万佛湖作为全国活动安徽分会场,奥运冠军邓琳琳亲赴现场与青少年互动,活动视频在全国播放。2016年活动升格为全国夏令营(安徽站),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活动。由省体育局主办的“鑫泰杯”全国库钓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在去年的第三届比赛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近百支代表队报名参赛,吸引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国内主流媒体前来宣传报道。
体育+产业,实现双赢。将体育活动与企业活动连接,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双赢。近年来,舒城县农行、太阳、翰文体育用品公司,古井、种子、文王等酒业纷纷支持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农行杯”迎春长跑赛、十届“天翼杯”乒乓球赛、七届“匹克杯”篮球赛等大型活动和比赛。组织了羽毛球世界冠军安徽(舒城)行活动。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了企业美誉度和知名度,2015年,太阳、翰文两家体育用品公司荣获全省体育著名商标和名优产品;鑫泰等三家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争取到市级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带动了舒城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素有“羽毛之乡”之称的舒城县干汊河镇,其工业集中区从事羽毛球、羽毛球拍等相关产品加工制造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9000多人,实现年产值15亿多元,其中千万元以上企业27家,亿元以上企业2家,规模企业6家,年产羽毛球600万打,约占全国训练用球份额的50%。
建好体育设施,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舒城县把体育场地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利用农民健身工程、乡镇全民健身广场和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契机,整合资源,优先规划运动场地。在建设过程中,该县主动为乡镇做好规划、配套服务,为建好的场地配套器材,使体育设施成为美好乡村靓丽的风景,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据该县体育局副局长袁晓梅介绍,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39处,配套建设美丽乡村健身设施36个,在省市举办的美丽乡村建设评比中该县首批6个点获得了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目前大多数美丽乡村体育活动场地,成为吸引旅客的亮点工程,每年带动乡村旅游人数5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