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赵百营 记者 宋金婷)5月2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我市从本月起进入汛期状态,未雨绸缪,扎实备汛,夯实防洪保安基础。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重发,多地雨量雨强突破历史极值。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长江、珠江、淮河等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登陆台风强度偏强,安全度汛形势严峻。
目前,市县乡村已建立健全防汛组织责任体系,水库堤防防汛责任人全部落实,加紧水毁修复。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小水库除险42座、堵口复堤4处、堤防护岸1751处286公里、农村安全饮水100处,水闸172座、机电泵站51座、水文设施13个、塘坝及灌溉设施2269处,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水毁水利工程全部修复完成,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涝灾害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同时,针对2016年市本级防汛物资消耗大的现状,市财政及时将市本级防汛抗旱物资采购经费从60万元提高到80万元,目前正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办理,计划主汛期前采购到位。市财政还安排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市本级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