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村农民“翻身”记

  新华社记者 张大川

  四月将尽,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又迎来一场降雪,雪花飘飘洒洒,声势竟不弱于冬季。大雪过后,天气转晴,山谷里粉色或紫色的花竞相开放……

  在平安区三合镇翻身村的山间一派农忙景象:农用机械在相对平缓的土地上耕作覆膜,而在陡峭的山坡上,一位老农正拉扯着自家的黄牛犁地。

  一座土木结构的屋院、一口可以容纳两万斤土豆的窑、或多或少的牛羊和一片干旱的土地,曾经是这里每一户农家的标配。祁奎元家里也是如此。

  祁奎元的父母今年已经59岁,父亲耳聋严重,母亲只能干一些简单的农活,而山区贫瘠的土地,很难让一户三口之家衣食无忧,只能是勉强糊口。

  为了补贴家用,以前每年四月底,祁奎元和乡亲们一道,跑去附近的山上挖虫草。两个月下来,他差不多能挖到100来根,获得约3000元的收入。可是这两年虫草越来越不好挖。

  翻身村党支部书记贺占得告诉记者,2015年底,随着青海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祁奎元等23户被确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翻身村当时确定的目标是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2017年继续巩固脱贫成果。

  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地方政府想方设法为祁奎元等村民提供帮助。2016年,34岁的祁奎元成为当地峡群林场的一名生态公益林管护员,骑着摩托车在林场巡护成为他新的生活方式,这份工作每月可以挣到1800元工资。祁奎元父亲因为耳聋,去平安区残联办理了残疾证,每年有2400元的残疾补助。

  2016年,三合镇共投入贫困户产业发展到户资金269.46万元,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建档立卡户每人有5400元的产业发展到户资金,我用一家三口这16200元买了两头奶牛。”祁奎元说,其中一头奶牛去年产鲜奶300多斤,收入约1000元。将来两头奶牛如果都开始产奶,一年可为一家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并且随着小牛犊的出生,收入会继续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翻身村乃至整个三合镇的马铃薯都是露天种植,亩产只有2000斤,品质也不好,市场价不过是每斤0.2元,村民只好将马铃薯作为口粮,甚至喂猪喂羊。”三合镇副镇长谢占全说。

  这两年,三合镇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一是能够充分收集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保证正常出苗;二是早期能够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增产效果明显,产量近乎翻倍,并且马铃薯品质也明显提高。

  祁奎元一改以往保守的想法,去年将马铃薯种植的面积由4亩扩大到9亩,丰收时亩产接近4000斤,每斤以0.4元的价格出售,最终马铃薯给他带来了14000多元的收入。今年,祁奎元又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3亩。

  翻身村的喜事还不止于此。今年,285户村民还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

  祁奎元在集中安置区的新家有77.87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南北通透,通天然气,有生活污水排放管网,目前正在抓紧装修。今年年初,祁奎元娶到了新媳妇,如今小日子红红火火。

  贺占得说,易地扶贫搬迁后,交通方便了,村民在家门口等着就能被老板们拉去打工,十分方便。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祁奎元和其他翻身村贫困户的生活可谓翻天覆地,而这种变化也正在周围村庄不断上演……

 选择年月
<2017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翻身村农民“翻身”记⊙我市举行庆“五一”暨劳动竞赛表彰大会⊙“复活”古动物化石的“医师”⊙倡议书⊙她让城市流动着“十米桃花林”⊙全市教育系统上好“党风廉政课”⊙传递家风 爱心行动⊙皖西中学举行教职工登山比赛⊙我市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领略“非遗”魅力⊙金寨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网⊙市教育窗口推进学籍信息化工作⊙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