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是金

  李军

  一副老对联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每年春节,老家厚重的木门上总是写着这句几十年不变的对文,姥爷常说,做事要忠实,做人要厚道,这就是咱金家的家训。

  姥爷性情如火,一生耿直,做事公正,待人宽厚,村里人都称他为“金大伯”。

  姥爷对家人要求严格,从小就要求我们多读书,多学文化,并督促我练习书法。十多岁的时候,我便能帮乡亲们写春联了,那是姥爷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姥爷可有讲究了,每次都要告诫我:“笔要拿得稳,字要写得正,对文要选得好,要家家不相同,写出庄户人的精神来。”因为来请的乡亲多,熬夜写春联是常有的事,姥爷就打着手电,帮我提笔拿纸,陪着我走家串户。

  有一次,写完春联后,家主为了答谢,悄悄塞给我一大兜牛皮糖,那可是大城市才有的糖果,农村非常罕见,我没有反对就收下了。没事的时候,偷偷地吃上一颗两颗,很是得意。我心里暗暗地想,帮人家写了一晚的春联,人家有点小表示也是正常的嘛!这事还是被姥爷发现了,他却不依不饶,大发雷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乡亲们看着你长大,叫你写春联,是看得起你,给你一份荣誉,这是乡亲们的信任与期待,你还好意思要人东西,受人礼物?那你要是长大了办大事,人家还不要送你金山银山,那还得了?”后来乡亲们再要送上一包年粑粑、鸡蛋什么的,姥爷都一概推辞,笑纳心意,拒收礼物。

  姥爷因为耿直忠厚,后来被推荐到村里的小学去看校,这在当时也是一份难得的信任与荣誉。姥爷在学校看班期间,学校里没丢过一张纸、一本书、一根粉笔,老师们也都尊称他为“金大伯”。

  忠于事,厚于德,姥爷较真如此,耿直如此,规矩如此,可见一斑。

  一串铜钥匙

  1960年左右,中国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生产队。生产队在口粮分配后,还要留一些储备粮,我大舅就是“保管”钥匙的人。那时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得罪队长干重活,得罪保管抹称砣。”但是他从来没有因为别人得罪他,或者和别人不合,就抹别人的“秤砣”,他清廉自律,从未多吃多占过仓库里的一粒粮食。即便家里有时缺粮断粮,宁愿到乡亲家里去借,也从不私自从粮仓里放粮。反倒是有乡亲揭不开锅,到生产队借粮,大舅总是会把粮食盛得堆堆的,一些困难户,他也就多舀上那么一碗两碗的,从不让乡亲们吃亏。

  为此,姥爷也曾训斥过大舅,说要忠于职守,不能损害集体的利益。大舅认为人要尽忠职责,但集体也要有集体的温暖,对困难户、五保户,要适当加以照顾,多一碗救急粮,或许就能救活一条命,绝不能让老百姓饿死在堆满粮食的仓库门口!

  大舅走得很早,26岁英年早逝。留下来的就是一顶草帽,一双解放鞋,一串他保管已久的铜钥匙。我大舅是当时生产队上唯一的中共党员,他为人厚道,不存私欲,心有大爱,清廉自律,心中始终装有人民,提起我大舅,当地百姓至今还很敬重他。

  一张红证书

  我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张红彤彤的荣誉证书,我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证书,唯有这张最为珍贵,它是我母亲有生以来得到的唯一的荣誉证书。

  我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继承着我姥爷的勤劳朴实、忠厚正直的家风。我父亲在外务工,家里的农活基本都是母亲当持,母亲从无怨言,默默劳作,起早贪黑,辛勤不辍。等到我参加了工作,家从农村搬到了镇上,终于摆脱了“黄汗淌黑汗流”的生活,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是母亲哪里是闲得住的人,她偷偷联系一家保洁公司,在街道上干起了清洁工。

  虽说是卫生保洁,但我母亲珍视这份工作。她从不会因为自己在马路上打扫卫生,觉得低人一等,她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那就是光荣。我母亲十分尊重她的职业,坚持早出晚归,从不躲尖滑懒,偶或生病,不到卧床,绝不请假。母亲打扫的路段刚好在学校附近,人多、树多、车多,工作量大,但她从不拈轻怕重,斤斤计较。用我母亲的话说,“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做人做事都要忠于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本分。”和我母亲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被她的认真负责的,忠实厚道所感染。在她负责的路段,有的人主动归置好门前散乱的垃圾,有的人把纸箱叠好塞到她的三轮车上,有的人给她端来小板凳,邀她坐一坐,喝口热水。

  这一张“优秀员工”的红证书,是对母亲一贯勤劳、认真的认可与奖励,是母亲用双手和人品赢得的。少言寡语的母亲用她的行动教育着下一代,要忠于职守,勤勉做事,踏实做人。

  一个人忠于祖国,便会忠诚;忠于社会,便会清廉;忠于职守,便会敬业;忠于良心,便会善良;忠于道德,便会厚道……以忠律己,以厚待人,忠于事,厚于德,这就是我姥爷留给金家一脉相传的好家风。

 

 选择年月
<2017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忠厚是金⊙旭日东升大别山⊙清雅明媚写画廊⊙故乡行⊙大醉于心金安行⊙车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