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叶托起了产业梦——我市创建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助推精准扶贫侧记

  大别山深处的六安茶谷满目葱绿,漫山沁香,茶农们正在辛勤采摘。山坡上错落有致的茶田,漫步茶谷小道,站在竹屋远眺,山、水、茶融为一体,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又是一年春茶季,“茶园仙境”——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六安茶谷主题公园到了一年最忙也是最美的季节。“老板,称称看多少斤。”4月16日,中午时分,位于面冲村露雨春茶叶有限公司厂房里的收购处,不时有茶农带着现采摘的鲜叶来称重、记账。而在烘焙区,工人们正在赶制今年上市的新茶,刚刚炒制好的茶叶茶香四溢。

  今年43岁的黄尊俊是面冲村新庄村民组的村民,也是茶厂的制茶工。2015年以前全家5口人生活靠黄尊俊一人打工收入维持,家里2亩多茶园,收入也十分微薄,黄尊俊一家成了贫困户。2015年,在当地扶贫干部的帮助下,黄尊俊来到露雨春茶叶有限公司,学习制茶技术,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我在公司里,仅工资一年就有15000元,自家的茶园收入也不少。”黄尊俊告诉记者,去年,他还依靠六安瓜片联合体,流转了茶园近20亩,雇请茶工采收鲜叶销售收入15000多元,如今已经摆脱了贫困的帽子,以后也能走上富裕的道路。

  “像黄尊俊这样的贫困户,我们公司一共有20户,都签订了协议,通过综合帮扶,去年已经有6户实现了脱贫。”露雨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守山说,“我从20岁开始做瓜片,刚开始是做买卖,赚差价,自己并不生产。后来有了自己的市场,销量大了才开始生产。2009年成立合作社,茶农看做得好,纷纷申请入社,跟我合作。”2015年9月,在黄守山的牵头下,公司组织数十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成立了金寨县面冲六安瓜片联合体,实现了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种不同经营主体有机结合和紧密连接,为全市茶产业发展开辟了新模式。公司积极对接20户乡村贫困户,签订扶贫协议,帮助他们制订一系列“因户制宜”的针对性较强的帮扶政策,不仅免费供给贫困户生产资料,还高价收购贫困户茶叶、优先给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等,通过统一学习交流、生产资料、技术标准、定价采购,全程保证茶叶的质量,对接的贫困户去年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提高幅度在40%—200%。

  依托茶产业带动脱贫,在我市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茶产业作为我市重要的农业产业经济支撑点,有其自身独特性,多分布在山区,在发展中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机械化难以实施、规模难以形成、标准难以建设等问题,这也是直接导致当地茶农长期以来无法脱贫的根本原因。茶产业曾一度处于“有茶无名、有茶无市、有茶无利”的尴尬局面。2014年以来,六安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围绕茶叶主题,统筹山水、物产、文化资源,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六安茶谷项目。并依托六安茶谷园区建设,正式启动了全国六安瓜片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工作。如今,茶产业作为我市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在帮助困难群众增产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中奋勇当先。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7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一片茶叶托起了产业梦——我市创建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助推精准扶贫侧记⊙农民登台倡和谐⊙市政协召开四届四十九次主席会议⊙只愿城市美如画——记省先进集体市环卫处⊙省属文化企业助推六安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对接会在金寨召开⊙孙云飞在霍山县调研时强调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李卫华率团来皋视察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情况⊙保障环保督察工作在我市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