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六安茶谷 共话绿色发展第六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

YUE日报2711.jpg

YUE日报2712.jpg

YUE日报2713.jpg

  本报讯(记者 程传军/文 岳阳/图)寻梦万里茶道,情醉六安茶谷。4月26日上午,第六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在霍山县大化坪镇隆重开幕。省政协副主席夏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活动开幕。中国茶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万里茶道节点城市嘉宾、茶产业专家及企业客商代表,市领导毕小彬、王胜、高斌、韩军、薛建宏、孙军、杨光祥等出席开幕式。

  市长毕小彬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老区人民及市几个班子向莅临开幕式的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给予六安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中国是茶的故乡,六安是名茶故里。好山好水孕育了茶之“香”。巍巍大别山,滔滔淠史杭,峰高水洁,钟灵毓秀,好山好水孕育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等“五朵金花”,色鲜味形,独具一格;香甜苦涩,各有千秋。厚重文化赋予了茶之“魂”。皋陶文明从这里播向华夏,楚汉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红色精神在这里扎根延续;伴随着历史的年轮,六安茶遍于东晋、兴于大唐、盛之两宋、繁之当今,赋予了山之神、水之秀、人之灵、茶之魂。绿色发展催生了茶之“经”。坚持红色土地、绿色发展,围绕茶产业、做好茶文章,创造性地谋划实施六安茶谷建设,着力建基地、育龙头、造品牌、拓市场,全市茶产业年均综合产值61.4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4160元,茶叶已成为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行走山水间,痴醉茶香处。我们将以山为媒、以水结缘、以茶传情,共架友谊桥梁,共织合作纽带,共谱发展新篇。

  陈宗懋在致辞中指出,六安是全国最有名的茶叶产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声名远播的名茶珍品,茶叶品质业内公认。相信未来依托丰富的茶叶资源,通过聚焦绿色发展新路径,大力建设六安茶谷,六安茶产业发展必将再上新的台阶。

  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吕小斌在致辞中表示,将全力支持霍山县政府打造全国首个出口欧盟茶叶核心区,争创全省首家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共同努力把大别山革命老区打造成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出口核心区,把优美环境转化为优质产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为六安争当全省绿色发展排头兵提供有益探索和实践。 (下转二版)

 

 选择年月
<2017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行走六安茶谷 共话绿色发展第六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绿溢茶香漾春晖——第六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开幕式侧记⊙我市年内将建40个以上就业扶贫驿站⊙我市10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70亿元⊙金安区启动“劝耕贷”推动“大户带动”精准扶贫⊙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孙云飞接待信访群众时强调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扎实做好信访工作⊙付新安到舒城调研产业扶贫工作⊙332户企业获评纳税信用A级⊙我市3县区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