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摘穷帽

  卢贤傲 本报记者 黄雪彦

  舒城县干汊河镇龙山村是舒城县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养殖业发展不快,缺乏致富门路。该村贫困户脱贫普遍面临缺产业难题。

  2014年11月,省国税局扶贫工作队长汤赟巍驻村后,同龙山村两委一起谋划发展扶贫产业,提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抓产业发展促脱贫”的精准扶贫工作计划,重点补齐农村集体经济、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村路硬化、带富能人“短板”,带动群众早日摘掉穷帽。

  扶贫资金入股,村集体有了保底分红

  地处偏僻丘陵区的龙山村原来是村集体经济空白村,为民办实事、兴办公益事业缺资金,成为脱贫摘帽的大难题。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其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强保障是村里需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为此,村两委抓住新建的万佛快速公路经过本村的有利地理条件,引进安徽阳光雨露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到该村投资建设水果种植采摘基地,落实流转100亩土地种植草莓,省国税局亦投入10万元扶贫资金与公司合作兴建,以村集体入股参与收益分红。

  “入股资金缓解了资金周转困难,可实现生态园和村集体双赢。”龙山村委会主任鲍帮文告诉记者。目前,草莓种植生态园的大棚已由初期的12个增至29个,该项目收益分红使村集体每年固定增收3万元,再加上村集体鱼塘出租每年可收入2万元,现在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稳定达到5万元。

  “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来源,我们兴办公益事业有了底气”,龙山村党支部书记胡礼柱高兴地说。近年来,龙山村两委在省国税局的帮助下,通过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先后硬化了约7公里的村道,对3个村民组的供电线路实施了农网改造,购置垃圾车、垃圾桶对村内环境进行治理,对村内西支渠实施除险加固,重建陈桥危桥,拓宽干棠路龙山段,5000亩土地综合治理将在2017年实施完成,各项目投入资金规模近1800万,极大改善了龙山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养殖助脱贫

  为解决龙山村产业结构单一、养殖业发展不快的问题,省国税局帮扶干部通过走访调研,确定引导农民利用当地荒丘和林地,饲养土鸡、山羊,走特色养殖致富的路子。

  2015年,养殖大户曹佑俊在自家住宅旁边建成了两间鸡苗孵化室,从事鸡苗孵化饲养,为帮助解决他的鸡苗孵化室销售出行难问题,村里在他家住宅边修建了约100米的水泥路,目前他家的鸡苗销售情况良好。与此同时,曹佑俊抓住机遇,扩大投资,在周围的空闲林地、荒地进行土鸡、土鹅生态养殖。目前,他的养殖场年养殖鸡苗4万只,土鸡1000只,鹅1000只,产蛋5000枚,年收入达20万元,并且还带动了贫困户饲养土鸡。

  针对部分缺资金发展养殖业的贫困农户,2016年,省国税局向有发展养殖意愿的5个贫困户每户捐赠200只鸡苗,并请曹佑俊为他们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帮助代售成品,使5个贫困户有了稳定增收的产业。去年,贫困户曹佑根利用省国税局捐赠的200只鸡苗,自己又购入了200只鸡苗,发展养殖业增收15000元,实现了脱贫目标。

  “我的养殖场能发展这样好离不开村里支持,我想通过帮助贫困户致富的方式来感谢村里的支持是最好的”,曹佑俊在采访时激动地说。“贫困户对发展养殖既担心缺资金,又担心缺技术,更担心市场风险,为此,我们就想到通过培育养殖大户带动贫困农户”,驻村第一书记汤赟巍介绍抓大户带动的办法。

  如今,龙山村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开始走上发展特色养殖脱贫的道路。省国税局帮助龙山村两委在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措施的同时,还针对每个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制订帮扶措施并落实,先后为贫困户送去帮扶资金和生活用品共计约10万元。两年来,龙山村已有贫困户79户234人实现脱贫。

 选择年月
<2017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依法履职 守护正义在服务发展中推进侦监工作上台阶⊙裕安区检察院 创建办案组织形式 落实办案主体责任 ⊙图⊙市检察院志愿者送法进校园⊙霍山县检察院公诉科再获“全国青年文明号”⊙霍邱县检察院 协助侦破非法收售野生小天鹅案 ⊙结对帮扶摘穷帽⊙市、区联合整治非法驾校培训点⊙图⊙我市启动残疾儿童筛查工作⊙图⊙我市8部门联合部署法治文化建设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