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刘邓大军路 弘扬革命精神

  本报记者 程传军

  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70周年之际,连日来,解放军火箭军某部中士李飞利用休假时机,来我市重走当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之路。

  说起此次探访,李飞激动地说,回想起在部队军史教育课上,部队首长那慷慨激昂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的宣讲,一股热气腾上李飞的头脑,他将以革命战士继任者的身份向先辈们致以庄严的军礼。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我市金寨、叶集等地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先后歼敌19万人,在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江淮河汉地区,重建和恢复了中原根据地,开辟了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为扭转人民解放战争的战局,加速全国解放的进程,夺取全国的胜利,建树了不朽的功勋。

  在我市探访期间,李飞对照军史资料,在地图上圈出一个个地名。沿途,李飞走进大别山区学校进行爱国主义宣讲、红色精神宣传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与途经各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先后瞻仰了天堂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金寨革命博物馆和纪念塔等。每到一处都会参观历史和革命遗迹,缅怀革命先烈,聆听历史故事。实时传播红色文化,介绍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路上的故事、见闻和想法。

  尽管现代物质条件改善,大别山老区到处不乏拿着手机的“背包客”,但绵绵春雨里,未知的道路、时而扑空的探访,让李飞经历了的特殊“拉练”。每当爬山累了、找不到寻访的人物了,他都会找个信号好的地方,在微信朋友圈里请教朋友和重走过长征路、抗战路的老兵练红宁、齐振龙等人,从前行者那里找到力量和答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中国革命史的地位已永载史册,但由于人力、物力等原因,一些资料的抢救性整理和旧址保护工作相对比较滞后。为此,李飞先后访问了我市数十位党史、人武部干部、乡间见证者,一路寻访一路拍摄一路感慨,收集大量资料,记下厚厚笔记。

  “前人活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们活在前人的事业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已经70多年了,民间的资源整理和旧址保护,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李飞说,要进一步加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战斗精神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段卓越的军事史诗,进一步激发时代精神。

 选择年月
<2017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重走刘邓大军路 弘扬革命精神⊙残保金征收再上新台阶⊙永葆党的先进性⊙图片新闻⊙霍邱法院提升服务质量⊙叶集农业保险助力脱贫攻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