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姗/文 田凯平/图


新华书店一角。

儿童绘本馆里认真阅读的孩子和家长。

一起读书的好朋友。记者 单姗 摄

是书店,也是情怀
车水马龙的解放路,幽雅安静的市民公园,许多年以来,这里都是六安的城市中心、商业中心和人气中心,当然,这里也有六安人心中几十年以来的文化精神中心——一直坐落于此的新华书店,不仅是书店,仿若也成为一种情怀。
目前,新华书店是六安地区规模最大的国营书店,在新的市图书馆尚未建成启用之前,这里仍是热爱阅读的市民的精神家园。
走进新华书店,目前二楼和三楼是图书区域,“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深思子自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店的四周张贴有关于阅读的名言名句,也许是到了周末,前来阅读和选购图书的市民络绎不绝,上至老年人,下有学龄前幼儿,还有一些年轻读者。
非常受欢迎的文学类图书设在二楼,在楼梯口最醒目处,摆放着最新最热的图书,其中就有正在热映的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的原著小说,即将播放的《白鹿原》的原著小说,以及《人民的名义》等热销小说。座椅上有捧书而读的老人孩子,书架旁有来回走动或驻足翻阅的年轻市民,书店不时有纸张翻动和购书扫码传来的声音。
在位于三楼的少儿类阅读体验场地,氛围更浓厚,很多孩子喜欢在这里看书。看,书架旁、台阶上随处可见热爱阅读的小读者们,看到自己喜爱的书,干脆席地而坐,专注投入书里的世界。“周末的时候经常带孩子过来,特别是暑假寒假,有时我们上班,就把孩子送到书店来,下班我们再来接孩子”。一位带孩子前来阅读的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看书的同时,这位年轻的妈妈也在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
虽说是书店,也有不少市民选择在此安静地阅读,六安新华书店皖西书城营销主管白云说,新华书店是一家国营书店,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着社会效益,这里不仅可以购书,还给市民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拯救”不爱读书的你
据白云介绍,该书店图书主要分为教辅资料、少儿读物、生活类以及文学和政治几大块。销售靠前的有教辅资料和少儿、文学类书目。周末、节假日和暑假是书店的客流高峰期,“暑期,最多一天有五千人次的人流量。”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要到这座城市的书店去逛一逛,因为只有走进书店,才能走进这座城市的精神家园,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有文化的地方,一定有一批有品位的书店和一批热爱阅读的人。
比如,赫赫有名的台湾诚品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香港的三联书店,上海的季风书店等。近年来,为了跟上时代发展,迎合现代人对阅读氛围和环境的追求,很多书店在提升营造优雅、时尚、个性的环境外,还开展多元化经营,把书店打造成爱书人放松、享受的好去处。
我市的新华书店,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记者看到,除了一些数码、文具的联营,在书店二楼的北边,有一家颇受欢迎的“在路上”书吧,选一本有眼缘的图书,在有着轻淡音乐的幽雅书吧里,饮一口香气四溢的果茶,尝一尝精致的手工点心,安静地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书吧是和我们书店一起联营的,也是为了提升书店的整体品位和阅读需求,更好地服务、留住读者。”
新华书店皖西书城店长刘正坦向记者透露,根据销售图书的重点,下一步,书店准备扩大少儿类图书的体验区域,环境布置上营造轻松活泼氛围,并引进与少儿教育相关的教育机构。
书香社会呼唤“深阅读”
随着网络、手机、电子书等新型媒体工具的兴起和网购的方便快捷,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悄然变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最初的纸质阅读到现在的电子阅读、微信阅读、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多的市民正通过网络、手机代替书本阅读。
虽然电子阅读成为阅读新常态,但是在新华书店,还是有不少读者青睐纸质阅读。一位父亲一次购买了三本国内外的名著,他说,孩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多读一些名著,有利于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多读书总比捧着电子产品好,开卷有益,孩子对喜欢的段落篇章、句子做做笔记,而且,这也是学校规定的必读书目。
近段时间,媒体呼唤传统、深度阅读的声音越来越多,比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知名作家共同宣传推广传统阅读的公益广告;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引起广泛关注的电视节目,都是一个个强有力的信号。为什么现在提倡传统阅读?相对于新型阅读方式,传统阅读方式有什么优势?
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刘丽华,据悉,刘丽华老师在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曾担任过8年馆长,每年市“两会”都会呼吁阅读的重要性。
刘丽华老师分析道,相对于纸质图书的阅读,新型阅读更适合流动人群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我国年轻的阅读群体正处在为事业打拼的时期,在书房里读纸质图书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利用工作间隙读书多是数字阅读。刘老师认为,判断读书的品质,形式是一方面,内容更关键。无论以何种方式,读什么书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在刘老师看来,传统阅读不仅指阅读形式,更多的是指阅读内容——是倡导读经典、读名著。她认为,当前,我国正稳步走进世界的中心,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国民的国家认同教育。中国文化经典为幅员辽阔疆域的公民准备了共同的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正是这些典籍凝聚起来的是共同文化认同。另外,读外国经典、名著,汲取人类社会最优秀的思想的滋养,才使我们有广博的胸怀走向世界。
当前,社会正处于加速发展和转型时期,刘丽华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个人层面来说,读好书、读名著,能持续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和竞争力,促进家庭幸福、实现人生价值;从国家、社会层面来说,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国家竞争力不断加强,能创造高度的文明。”
幼儿阅读获重视
近年来,少儿类图书的销售在持续增长。在新华书店三楼一处“乐乐趣”品牌幼儿绘本专区内,记者注意到这些精美、细腻的立体绘本价格并不低,便宜的四五十元,贵的一套近三百元。导购员王善芳介绍,现在家长对孩子早期阅读习惯培养很重视,从2015年设立专区以来,销售额越来越好,虽然这个品牌的绘本展台只有两张书台,但每月营业额在两万元以上,“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学龄前幼儿的家长一次性购买十几种共七八百元的立体绘本。”
解放路和大别山路交汇处,有一家名为“小辛巴”的儿童绘本馆,3年前,作为六安首家专注儿童早期阅读的绘本馆登陆六安,也将“绘本阅读”的理念带给了六安的家长们。3年来,这家绘本馆的固定会员从零发展到现在的三百余名。
“阅读从娃娃抓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印证这一点的,不仅是书店的少儿图书节节攀升的销量,还有这种幼儿绘本馆里浓厚的阅读氛围。节假日、周末或是晚间,在绘本馆的阅读室里,总能看到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聚精会神翻看绘本的情景,有的还依偎在父母身旁亲子共读。这些绘本颜色鲜艳,装帧精美,有情商教育、培养观察能力、亲子关系、行为习惯、科普类等,这家绘本馆里的会员最小的两岁半,最大的会员小学三、四年级。
当然,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首先需要有阅读的观念并引起重视,还有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看到如今绘本馆里越来越多的小会员和家长朋友,这家绘本馆的负责人张璐璐老师感慨万千:“开馆3年多以来,从最开始的家长不知道绘本,不知道亲子阅读,到现在家长和孩子都有意识的选书,看书,品书,从简单的买书回家给孩子看,到现在注重亲子阅读,这是近几年我感受到最温暖的变化。我接触的很多家庭中,爸爸或者妈妈每天都会留出固定时间,带着孩子共读一本书,在书中找到乐趣,找到共鸣,找到榜样,找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