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圣卫 本报记者 黄雪彦
最美人间四月天,油菜花海连成片。时下,走在舒城县张母桥镇境内,处处充满春的味道,山坡、河畔,到处一派翠绿,尽情释放着勃勃生机。
走在庙冲村宽阔整齐的水泥路上,美好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绿波荡漾的池塘,错落有致的房屋,一切都让人看得心驰神往。近两年来,该村依托优势资源,建设了300亩苗木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到大户集中经营,发挥土地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以发展花卉苗木基地为抓手,发展苗木产业,增强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全村共流转山、林地300亩用于苗木基地建设,为群众增收约20万元。同时,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开发400亩油茶基地,并带动周边各村群众发展油茶种植基地9000多亩。目前,该镇累计种植油茶面积已超10000亩。
庙冲村林业发展是张母桥镇的一个缩影。张母桥镇位于舒城县西北部,全镇国土总面积9.3多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8400亩,林地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41.3%,林区集中了全镇大部分的贫困人口。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发展生态”的理念,以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为契机,以发展油茶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挖掘生态旅游潜力,打造青山绿水,发挥森林资源优势,为精准扶贫“添绿”。
生态补偿帮扶一批。该镇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护林选聘工作要求,从13个村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选聘108名贫困人员任生态护林员,促进全镇108户贫困家庭的增收。全镇生态公益林26531亩,惠农补偿资金达35万多元;退耕还林4028.8亩,惠农补偿资金达50万多元,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巩固退耕还林直补资金覆盖全镇贫困户达95%以上。
发展油茶带动一批。该镇近年来大力推广油茶种植,油茶林1万多亩,通过参与合作社发展油茶产业,林农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经验,加之国家扶贫发展油茶产业政策好,可获得700元/亩的产业补助,群众栽植油茶的积极性高。油茶新造林第三年即可开花,第四年挂果,果树五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亩每年可产茶油达30公斤,实现纯收入2000元,为贫困林农带来长期稳定可持续性收入。
林下经济发展一批。该镇依托丰富现有林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部分现有林中套种发展经果林或绿化大苗;部分现有林中栽植大黄桃、雪桃;部分现有林中套种中、杭白菊;部分现有林中发展林下养殖山羊、鸡等。陡河板山生态农业林下养殖特色乌山鸡万只以上,重点对陡河村100户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直接吸纳贫困劳动人员就业,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通过林下经济发展,推动贫困林农脱贫增收,达到了山地增绿、资源增长、林农增收的目标。
生态旅游辐射一批。镇内森林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有幸福山天龙庵名寺,有车厢沟野生樱桃,有板山生态农业,有九龙塘徽韵生态旅游,通过生态旅游业发展,可带动当地的农家乐及相关服务业产业发展,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辐射到周边贫困人口务工,可实现贫困人口的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