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贤中 通讯员 陈胜
先贤老子说过,人做事情不求回报,不要带有刻意的目的。你越为别人做得多,自己拥有的精神财富越多,你给人的东西越多,其实你得到的更多。舒城县的黄炳,就是这样一位以公益为己任的人。
黄炳本来是药店老板,在县城有一家总店,乡镇有两家分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心怀公益、扶危济困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黄炳道出了初衷。1981年10月出生的他,自幼家境贫寒,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才得以从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医学专业毕业。由于受红十字“人道、奉献、博爱”的文化影响,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之余,他总是热心地为群众服务,还经常免费给困难群众送医送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个公益组织,并总是抽出业余时间,给贫困家庭送衣送物,资助贫困儿童上学……不知不觉中,他爱上了公益。几年来,他共捐款二十多万元。
为了动员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黄炳召集了一批爱心人士成立了舒城龙舒公益志愿者协会组织。为扩大影响,他建立了“龙舒公益”微信群,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该组织以奉献爱心、扶弱济贫为宗旨,积极开展助学、助残、敬老、济困、救灾、送文艺下乡、参与环境保护等多项公益志愿活动。
2016年的暑假,黄炳筹划一个公益助学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寻找一百名贫困儿童,在开学前,为每人筹集一千元,让他们开心去上学。“接到我们送来的钱或物时,小孩子们好高兴,那种快乐的神情我永远也忘不了。”说起小孩的欢快表情,黄炳直到现在还非常激动。
“我们有专门的理发队、清洁队、宣传队,都是义务参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我们微信群的人数也在不断地扩大。”黄炳说,正是在这些志愿者的支持下,“龙舒公益”才能将爱心发扬光大。
黄炳说,尽管能力有限,但我将尽我所能做公益、做慈善,将善行进行到底。因为我相信,众人捧柴火焰高,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